
【天台烏藥散】
【出自】《聖濟總錄》
【天台烏藥散英文】
Tian Tai Combined Spicebush Root Powder
【天台烏藥散服用方法】
【天台烏藥散功效】
- 行氣疏肝,散寒止痛
【天台烏藥散方解】
天台烏藥散所治之疝氣痛,是由寒凝氣滯所致。因肝脈循少腹、絡陰器,因此一般疝氣是屬於肝經之病變,如張子和說:「治疝皆歸肝經。對於疝氣的治療,張景岳指出 「治疝必先治氣」的說法,如兼寒者,又當溫散寒邪。所以本方重在行氣疏肝,兼以散寒,使氣行寒散,肝脈和調,其痛自消。
- 方中烏藥暖肝散寒,行氣止痛,為君藥。
- 寒客肝脈,以高良薑、小茴香助烏藥溫陽散寒;寒凝氣滯,以青皮、木香、檳榔助烏藥行氣止痛,共為臣藥。
- 氣滯經脈不通,以巴豆逐寒散結,監制川棟子苦寒傷陽;經氣不利,以川棟子疏肝行氣止痛,制約巴豆溫熱傷陰,為佐使藥。
- 諸藥相伍,共奏暖肝散寒,行氣止痛之效。
【天台烏藥散適用人群病徵】
主治:肝寒氣滯證
- 小腸疝氣
- 少腹疼痛牽引睪丸
- 或睪丸腫脹,或痛經
- 舌淡,苔薄白
- 脈沉
適用病人: 睪丸炎、附睪炎、前列腺炎、慢性胃炎、慢性結腸炎、腹股溝疝等病的臨床表現符合肝寒氣滯證者。(所有內容只供學術參考,沒有指導用藥,如要使用,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藥方。)
【天台烏藥散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之證乃寒客肝脈,氣滯不通所致。
- 寒客肝脈,凝滯氣機,經脈不通,則小腸疝氣,少腹疼痛牽引睪丸,或睪丸腫脹,或痛經
- 舌淡,苔薄白,脈沈,皆為肝寒氣滯之象。
【天台烏藥散配伍特點】
- 行氣藥配溫熱藥,使氣得溫以行
- 溫熱藥配苦寒藥,溫陽散寒不燥化傷陰。
【天台烏藥散禁忌、使用注意】
- 本方藥性溫散,疝痛屬肝腎陰虛氣滯或兼有內熱者,不宜使用。
【天台烏藥散原文】
- 《聖濟總錄》卷94:「控睪痛引少腹。」
【天台烏藥散醫家方論】
- 張秉成:「夫治疝之法,皆不外暖下祛寒,逐濕行氣。然陰寒之氣,若與厥陰之或血或痰凝結為積者,又非前藥所能卒除,則必以推蕩之品,從其性而溫下之,方能有效。方中烏藥、木香辛溫香烈,善行善散,能上能下,以宣氣中之滯。茴香暖下而祛寒,良姜溫中而止痛,青皮人肝破氣,檳榔導積下行。其妙在用巴豆與川楝二味同炒,去巴豆不用,但取其蕩滌攻堅剛猛直前之性味,同川楝入肝,導之下行,又不欲其直下之意。一如用兵之法,巴、楝欽點之上將也,青、檳前導之先鋒也。」《成方便讀》
- 「治小腸疝氣,牽引臍腹疼痛。厥陰肝脈絡於陰器,上入少腹,疝病乃肝邪也,肝主筋,故牽引疼痛,小腸經絡並於厥陰,寒邪客於小腸,小腸痛引睪丸,上而不下,痛入臍腹,甚則上衝心胸,故俗亦名小腸氣。」《醫方集解》
【天台烏藥散口訣方歌】
天台烏藥木茴香,巴豆制楝青檳薑,行氣疏肝且暖下,寒疝腹痛是良方。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請勿自行服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