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荊子

蔓荊子
蔓荊子

【蔓荊子】

首載於《神農本草經》。為馬鞭草科植物單葉蔓荊或蔓荊的成熟果實。前者產於山東、江西、浙江等地,後者產於廣東、廣西等地秋季採收。

【處方用名】蔓荊子、蔓荊實、炒蔓荊子。

【主要藥性】辛、苦,微寒。歸膀胱、肝、胃經。

蔓荊子功效

  1. 疏散風熱
  2. 清利頭目

蔓荊子主治的病

  1. 治風熱表證,頭痛頭暈
  2. 治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用法用量】煎服,5~10g。

蔓荊子功用闡述】

本品「氣清味辛體輕而浮上行而散」(《本草綱目》)長於疏散頭面部之風熱而治頭面諸疾。因其疏散之力較弱,故解表劑少用。尤善治風熱頭痛及偏頭痛以及風熱上攻之目赤腫痛目昏多淚。此外,尚能祛風止痛,可用於風濕痹痛。

1.治風熱表證,頭痛頭暈

本品氣輕味辛,體輕而浮,上行而散,微寒清熱,能疏散肌表及頭面之風熱。可用於外感風熱及風熱上攻所致頭痛頭暈,齒齦腫痛等。因其疏散之力較弱,故解表劑少用。而長於止痛尤善治頭痛「凡有風邪在頭面者,俱可用」《本草新編》。以治風熱頭痛及偏頭痛最為適宜,可與川芎白芷細辛等同用。

2.治目赤腫痛,眼目昏花

本品能疏散肝經之風熱,而清利頭目。治風熱上攻目赤腫痛羞明多淚者,常與菊花蟬蛻等同用。若肝腎不足目暗不明者,可與枸杞子熟地黃等同用。

此外,本品尚能祛風止痛,可用於風濕痹痛。

【蔓荊子常用配伍】

  1. 蔓荊子配菊花:二藥皆能疏散風熱、清利頭目,菊花善入氣分而輕清疏散;蔓荊子善入經絡而通竅止痛。二者相合,能增強祛風清熱止痛之功,常用治風熱上攻所致的頭痛頭暈
  2. 蔓荊子配連翹蔓荊子體輕氣浮,入肺經上行宣散,能解表疏風,通竅止痛;連翹輕清,涼散,長於清熱解毒、疏散風熱。二者伍用,輕清宣散,能清熱解毒,祛風止痛,常用治風熱上攻所致的風火頭痛、暴發火眼。
  3. 蔓荊子配川芎蔓荊子善於祛風止痛;川芎善於活血祛瘀,祛風止痛。二者配伍,具有活血祛風止痛之功,常用治外感風邪所致之頭痛、牙痛、關節疼痛。

蔓荊子典型案例】

蔓荊子祛風止痛案。張某,男,35歲。頭痛數年,時輕時重。囑其將蔓荊子60g,煎湯200ml,每日分3次口服,1周後頭痛基本消失,自從服蔓荊子後,已患了近5年的便秘也隨之而愈〔中醫雜誌,2000,(12):713]。

*注: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請勿自行用藥。

蔓荊子古籍記載

  • 《神農本草經》「主筋骨間寒熱,濕痹拘攣,明目,堅齒,利九竅,去白蟲。」
  • 《名醫別錄》「去長蟲,主風頭痛,腦鳴,目淚出。」
  • 《醫林纂要》「散熱,祛風,兼能燥濕。」

【現代科學】

1.蔓荊子化學成分

主要含黃酮類成分:蔓荊子黃素,紫花牡荊素,蔓荊子蒿素,木犀草素,牡荊素等;脂肪酸類成分:棕櫚酸,硬脂酸,油酸,亞麻酸;還含揮發油等。

2.蔓荊子作用

本品有解熱、鎮痛、抗炎、降壓和平喘祛痰等作用。

1.解熱、鎮痛作用

蔓荊子水煎液2.43g/kg灌胃,可降低二硝基酚所致的大鼠發熱。蔓荊子可延長小鼠扭體反應潛伏期和減少扭體次數,提高痛閾值,其鎮痛作用的主要活性成分為總黃酮和揮發油13。

2.抗炎作用

蔓荊子主要成分紫花牡荊素具有抗炎作用,紫花牡荊素10mg/kg灌胃對小鼠二甲苯耳腫脹、大鼠蛋清足腫脹及小鼠醋酸致毛細血管通透性增加均有抑製作用。紫花牡荊素具有抑制T、B淋巴細胞增殖的作用,可用於免疫性炎症疾病,如類風濕關節炎。

3.降壓作用

蔓荊子水煎液無降壓作用,但蔓荊子醇浸液有降壓作用,且維持時間長,但對心電圖無明顯影響。蔓荊子醇浸液1g/kg靜脈注射,貓血壓迅速下降,160分鐘後由原血壓120mmHg下降至32mmHg,繼續下降至死亡。蔓荊子醇浸液1g/kg十二指腸給藥,在120分鐘後血壓降低52mmHg,以後逐漸恢復,至3小時仍不能恢復到給藥前水平。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