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
滑石-本品首載於《神農本草經》。為硅酸鹽類礦物滑石族滑石,主含含水硅酸鎂Mg3(SiO10)(OH)21。產於江西、山東、遼寧等地。全年可採。
【處方用名】滑石、滑石粉。
【藥性】甘、淡,寒。入膀胱、肺、胃經。
滑石功效
- 利尿通淋
- 清熱解暑
- 外用祛濕斂瘡
滑石主治的病
- 治淋證-小便澀痛者
- 治暑濕,濕溫-症見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或洩瀉
- 治濕瘡,濕疹,熱痱子
【用法用量】10~20g,先煎。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脾虛及熱病津傷者慎用。
【功用闡述】
本品「體滑主利竅,味淡主滲利」《藥品化義》,性寒能清熱。善清膀胱之熱結,「通水道之淋澀」《長沙藥解》。故「淋家多用」《本草衍義》,尤為治石淋之要藥。又能「祛暑散熱,利水除濕」《本草經疏》,用於暑熱煩渴、小便短赤。外用有清熱收濕,斂瘡止癢之功。可用治濕疹、濕瘡,痱子等。
1.治淋證-小便澀痛者
本品「體滑主利竅,味淡主滲利」《藥品化義》,性寒能清熱。善清膀胱之熱結,「通水道之淋澀」《長沙藥解》。故「淋家多用」《本草衍義》。主要用於熱淋,石淋尿熱澀痛,尤為治石淋之要藥。若治熱淋,小便淋瀝澀痛者,常與木通、車前子、瞿麥等同用,如八正散《和劑局方》。治石淋,腰腹疼痛,排尿不暢或伴有血尿者,可與金錢草、車前子、石韋等同用,如排石顆粒《中國藥典》。
2.治暑濕,濕溫-症見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或洩瀉
本品能「利竅去濕,消暑除熱」《本草經疏》,使內壅之暑熱從下而洩,則熱可止,渴可解,利可止,故為治暑濕、濕溫之常用藥。若治暑濕,症見身熱煩渴,小便不利,或洩瀉,常與甘草同用,如六一散《宣明論方》。治濕溫初起或暑溫夾濕,頭痛惡寒,身重胸悶,苔白不渴者,常配杏仁、豆蔻、薏苡仁等,如三仁湯《溫病條辨》。
3.治濕疹、濕瘡、痱子
本品外用有清熱祛濕斂瘡作用。用治濕疹、濕瘡尤宜,以之與甘草等份為末,或加綠豆末外用,如金黃散《景岳全書》;或與石膏、枯礬、大黃份為末外用。用於熱痱子,以之與白礬、棗葉為末外用,如滑石散《聖惠方》;亦可與薄荷、甘草等配製成痱子粉外用。
【滑石常用配伍】
- 滑石配黃柏:黃柏苦寒沈降,長於瀉腎家有餘之火,清下焦濕熱;滑石甘寒體滑,長於清熱利濕、除煩止渴、祛暑止瀉。二藥配用,其清熱祛濕作用增強。適用於濕熱下注膀胱之淋證,也可外用於濕疹、濕瘡等皮膚病。
- 滑石配海浮石:滑石甘寒質重而滑,功善利水通淋、清熱解暑;海浮石體輕上浮,功善清肅肺氣、通利水道、軟堅散結。二藥配用,滑石以利為主,海浮石以清為主,相互促進,清熱滲濕、軟堅化石、通淋止痛作用增強。適用於石淋、熱淋、癃閉等。
- 滑石配甘草:滑石甘寒淡,長於清熱而利小便;甘草甘平,長於清熱而補中。二藥配用,有清熱、利水、生津之功效,既有清利之功又不傷陰,用於治療暑邪挾濕之身熱煩渴,小便不利,嘔吐洩瀉以及膀胱濕熱之小便短赤、淋灕不爽、滯澀疼痛、砂淋等。
滑石古籍記載
- 《神農本草經》「主身熱洩游,女子乳難,癃閉,利小便,蕩胃中積聚寒熱。」
- 《本草衍義補遺》「燥濕,分水道,實大腸,化食毒,行積滯,逐凝血,解燥渴,補脾胃,降心火之要藥。」
- 《本草綱目》「療黃疸,水腫腳氣,吐血衄血,金瘡出血,諸瘡腫毒。」
【現代科學】
1.化學成分
滑石含硅酸鎂氧化鋁、氧化鎳等。
2.藥理作用
本品具有一定的抗炎、斂瘡作用。
1.抗炎作用
採用大鼠佐劑性關節炎模型,灌胃給予水煎液1ml(相當於100g生藥/ml),給藥13~19天有輕度減輕關節腫脹的作用,可使關節炎大鼠的血液血紅蛋白含量降低狀況減輕,並降低血液C反應蛋白含量。
2.斂瘡作用
採用滑石酊治療壓瘡,用藥2周可減少創面滲出,加快創面乾燥,促進肉芽生長和創面愈合口。
3.保護胃腸道黏膜
外用有保護創面,吸收分泌物,促進結痂的作用。
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