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子

附子功效

【附子】

本品首載於《神農本草經》。為毛茛科植物烏頭的子根加工品。主產於四川。6月下旬至8月上旬採挖。

【處方用名】附片、黑順片、白附片、淡附片、炮附片。

【藥性】辛、甘,大熱;有毒。入心、腎、脾經

附子功效

  1. 回陽救逆
  2. 補火助陽
  3. 散寒止痛

附子主治的病

  1. 治亡陽證-陽氣衰微,症見大汗淋灕、四肢厥冷、脈微欲絕
  2. 治陽虛證-心、脾、腎諸臟陽氣衰弱諸證
  3. 治痹證-風寒濕痹、周身骨節疼痛者

【用法用量】煎服,3~15g,先煎、久煎。

【使用注意】本品辛熱燥烈,易傷陰助熱,凡熱證、陰虛陽亢、真熱假寒者忌用;孕婦慎用;不宜與半夏瓜蔞、瓜蔞子、瓜蔞皮、天花粉川貝母浙貝母、平貝母、伊貝母、湖北貝母、白蘞、白及同用。

附子功用闡述】

本品辛甘大熱,為純陽燥烈之品。能逐退在內之陰寒急回外越之陽氣,為「回陽救逆第一品藥」《神農本草經讀》。其性善走,可溫一身之陽氣,上助心陽以通脈,中溫脾陽以散寒,下補腎陽以益火,旁通關節而止痛。「凡三焦經絡、諸臟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本草正義》。故為補火助陽、散寒止痛之要藥。凡心、脾、腎陽虛諸證,及寒凝諸痛等皆宜。

1.治亡陽證-陽氣衰微,症見大汗淋灕、四肢厥冷、脈微欲絕

本品辛甘大熱,為純陽燥烈之品,能逐退在內之陰寒,急回外越之陽氣,素有「回陽救逆第一品藥」《神農本草經讀》之稱。凡屬陽虛陰極之候,服之有起死之殊功適用於陽氣衰微,陰寒內盛之亡陽證,症見大汗淋灕,四肢厥冷,脈微欲絕,常與乾薑甘草同用,如四逆湯《傷寒論》;若亡陽兼氣脫者,常與人參同用,如參附湯《正體類要》。

2.治陽虛證-心、脾、腎諸臟陽氣衰弱諸證

本品辛甘助陽,能益火消陰。上助心陽以通脈,中溫脾陽以散寒,下補腎陽以益火,外達皮毛除表寒。「凡三焦經絡、諸臟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本草正義》。故為補火助陽之要藥。大凡心、脾、腎諸臟陽氣衰弱諸證均可應用

  • 治腎陽不足,命門火衰,症見腰膝酸軟,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者,常與肉桂山茱萸熟地黃等同用,如右歸丸《景岳全書》。
  • 治脾胃虛寒較甚,或脾腎陽虛,脘腹冷痛,嘔吐洩瀉,畏寒肢冷者,常與乾薑黨參白術等同用,如附子理中丸《和劑局方》。
  • 治脾腎陽虛,水腫,小便不利者,常與茯苓白術生薑等同用,如真武湯《傷寒論》。
  • 治心陽衰弱,胸痹心痛,心悸氣短,可與人參紅花三七等同用,如益心丸《中國藥典》。
  • 若素體陽虛,復感風寒,症見惡寒發熱,脈反沈者,常與麻黄細辛同用,如麻黃附子細辛湯《傷寒論》。

3.治痹證-風寒濕痹、周身骨節疼痛者

本品氣雄性悍,走而不守,能溫通經絡,散寒止痛。凡風寒濕痹、周身骨節疼痛者皆可運用。因其性大熱,故尤善治寒痹痛劇者,常與桂枝白術甘草同用,如甘草附子湯《傷寒論》。

附子典型案例】

附子散寒止痛案。陳某,男,61歲。3日來惡寒肢冷,周身骨節疼痛,腰部酸重,面色蒼白,頭不痛,口不渴,略有腹痛,溲清便溏,舌苔薄潤,脈沈細。此寒邪侵入少陰,陽氣不布所致。方用熟附子塊15g,黨參9g,生白術、生白芍各12g,2劑,每日1劑,水煎服。藥後惡寒大減,腹痛、骨節疼痛均痊,腰部酸痛未減,脈轉有力,上方白術改15g,再服2劑而愈《國醫大師經方驗案精選》。

【附子常見配伍】

  1. 附子配乾薑附子純陽燥烈有毒助心陽以通脈,下補腎陽以益火,為回陽救逆第一藥;乾薑大熱無毒,有溫陽守中、回陽通脈之效。兩藥配伍,具有協同作用,故有「附子無姜不熱」之說。可治療脾腎陽氣虛弱、外寒直中、寒濕痹痛、宮冷陽痿、水腫尿頻、腹痛吐瀉、咳喘痰涎等。方如四逆湯。
  2. 附子配當歸附子辛熱燥烈,善於溫補陽氣;當歸甘溫滋潤,長於補養肝血。因陰根於陽,氣能生血,配對合用,附子得當歸則入血分,當歸得附子則溫運力宏,有陰陽兼顧之妙義。用以治療脾胃虛寒大便下血,及陽虛寒凝兼挾瘀血之痛經、經閉等。
  3. 附子配桂枝附子辛熱善走,通行十二經,溫陽散寒,逐濕止痛;桂枝辛散風邪,溫通經脈。合之則溫通心腎陽氣,散寒通絡除痹之功益增,常用於治心陽衰弱心悸氣短、胸痹心痛及寒痹痛劇者。又因桂枝能溫通衛陽,解肌發汗;附子善於補火助陽。二者伍用,有助陽解表之功。可用於陽虛外感風寒。
  4. 附子配人參附子辛甘大熱,長於回陽救逆、補火助陽;人參甘溫,能大補元氣,復脈固脫。兩者合用,補氣固脫與回陽救逆並舉。常用於治療四肢厥逆,冷汗淋灕,脈微欲絕之陽氣暴脫證。
  5. 附子配白芍附子辛熱溫腎壯陽;白芍甘酸斂陰緩急。兩藥相配,一溫一涼,一辛散一酸收,既可用白芍補虛和營之功緩附子劫奪營陰之弊,又可取附子斬將奪關之力,避白芍酸收之性,如此相反相成,通痹止痛之效尤顯。常用於治療痹證寒邪偏盛者。
  6. 附子配黃連附子辛熱溫陽以治虛寒;黃連苦寒清心以治實熱。以黃連之苦寒、附子之辛熱而達寒熱互制,清溫並施之目的。治療上熱下寒,寒熱格拒證。

附子古籍記載

  • 《神農本草經》「主風寒咳逆邪氣,溫中,金瘡破癥堅積聚,血痕,寒濕痿,拘攣膝痛,不能行步,」
  • 《本草匯言》「附子,回陽氣,散陰寒,逐冷痰,通關節之猛藥也。諸病真陽不足,虛火上升,咽喉不利,飲食不入,服寒藥愈甚者,附子乃命門主藥,能入其窟穴而招之,引火歸元,則浮游之火自熄矣。凡屬陽虛陰極之候,肺腎無熱證者,服之有起死之殊功。」
  • 《本草正義》「附子,本是辛溫大熱,其性善走,故為通十二經純陽之要藥,外則達皮毛而除表寒,里則達下元而溫癩冷,徹內徹外,凡三焦經絡,諸臟諸腑,果有真寒,無不可治。」

【現代科學】

1.附子化學成分

主要含雙酯型生物鹼成分:烏頭鹼新烏頭鹼,次烏頭鹼,去甲烏頭鹼,去甲豬毛菜鹼,塔拉烏頭胺,異飛燕草鹼,新烏寧鹼等;還含單酯型生物鹼苯甲酰新烏頭原鹼,苯甲酰烏頭原鹼,苯甲酰次烏頭原鹼等,雙酯型生物鹼是附子的主要活性和毒性成分

2.附子藥理作用

本品具有強心、升高血壓、擴張血管、保護心肌、促進能量代謝、抗炎、鎮痛等藥理作用

1.對心血管系統的作用

強心作用生附子及蒸煮2、4、6,8、10、12小時的附子水煎液對離體蛙心有強心作用,並隨蒸煮時間延長作用增強,相反對心臟的毒性降低。附子水煎液6.7、13.3、33.3、66.7mg/ml能增強豚鼠離體心房的收縮力,加快收縮速率。附子水煎液15g生藥/kg豚鼠灌胃後60~180分鐘的含藥血清也有相同的強心作用。附子終濃度15、75mg/ml能增強垂體後葉素豚鼠離體心臟的收縮力。附子炮製前的雙酯型生物鹼(DDAS)15.6、7.8mg/L和炮製後的單酯熱解型生物鹼(MDAP)47、23.5mg/L均能增加離體蛙心的收縮幅度。生附子、炮附子水煎醇沈液0.1g生藥/kg、DDAS浸膏25mg/kg、MDAP浸膏72.3mg/kg十二指腸給藥對心衰大鼠均有強心作用,附子配乾姜有協同作用。

2.升高血壓作用

附子水提組分1.35、1.08、0.81、0.54、0.27g/kg(分別相當於附子15、12、9、6、3g)5個劑量組正常大鼠收縮壓在藥後30分鐘達峰,其中水提組分1.35g/kg劑量組升高幅度最大,藥後120分鐘,5個劑量組的收縮壓均基本回落到給藥前水平。水提組分5個劑量組給藥後120分鐘內,除了0.81g/kg組對大鼠舒張壓有先降低後升高的趨勢外,其餘4個劑量組對舒張壓較給藥前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趨勢但無顯著差異。附子水提組分對大鼠正常血壓影響的ED50值及其95%可信限為0.1474(2.3411~0.3482)g/kg。顯示附子水提組分在藥典規定劑量範圍內使大鼠收縮壓升高,並呈現一定的「量時效」關係,劑量愈高,升壓作用愈大,作用時間愈長。

3.擴張血管作用

制附子1.17g生藥/kg灌胃10天能增加小鼠耳廓微循環血液流速、血流量和毛細血管網點交叉數,能對抗腎上腺素耳廓局部滴加所致的微循環障礙,與乾姜或人參配伍作用增強。附子水煎劑1、2、4、8mg/ml能舒張去甲腎上腺素預收縮的離體家兔主動脈環,去除內皮或使用NO合酶抑制劑左旋硝基精氨酸、甲烯藍能降低其擴血管作用,但吲哚美辛和普萘洛爾無影響。去甲烏藥鹼能擴張大動脈,在內皮缺損時,此作用減弱,普萘諾爾能阻斷去甲烏藥鹼對小鼠離體心房的正性肌力作用,卻不能完全阻斷其擴張大動脈的作用。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