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珠葉】
本品首載於《本草拾遺》為馬鞭草科植物杜虹花的葉。產於陝西、河南等地。夏、秋季採收。
【處方用名】紫珠葉。
【藥性】苦、澀,涼。入肝、肺、胃經。
紫珠葉功效
- 涼血收斂止血
- 散瘀解毒消腫
紫珠葉主治的病
- 治營血分證-身熱夜甚,心煩不寐,斑疹隱隱,神昏譫語,舌絳脈數者
- 治水火燙傷、熱毒瘡瘍
【用法用量】煎服,3~ 15g;研末吞服1.5~3g。外用適量,敷於患處。
【紫珠葉功用闡述】
本品苦澀性涼,入血分,既能收斂止血,又能涼血止血,可廣泛用於體內外各種出血。因其主入肺、胃經,故尤多用於咯血、嘔血等肺胃出血。並能散瘀消腫,清熱解毒,用於熱毒瘡瘍及水火燙傷。
1.治出血-咯血,嘔血等肺胃出血
本品苦澀性涼,入血分,既能收斂止血,又能涼血止血,廣泛用於體內外各種出血。因其主人肺、胃經,故尤多用於咯血,嘔血等肺胃出血,可單用,如紫珠止血液《部頒標準》。
2.治水火燙傷、熱毒瘡瘍
本品苦洩能散瘀消腫,性涼能清熱解毒,可外用於水火燙傷及熱毒瘡瘍。
- 水火燙傷者可用本品研末撒布患處,或用本品煎煮濾取藥液,浸濕紗布外敷
- 熱毒瘡瘍者可單用鮮品搗敷,並煮汁內服,也可配其他清熱解毒藥物同用。
【紫珠葉常用配伍】
- 紫珠葉配白及:二者均能收斂止血,配伍應用止血作用增強。可用於體內外多種出血證。因其同歸肺、胃經,故以治咯血、嘔血等肺胃出血證尤佳。
- 紫珠葉配地榆:二者功用主治相似,常配伍應用,協同增效,既澀血止溢,又涼血清熱,外能瀉火解毒斂瘡,適用於絡傷血溢之多種出血證,及水火燙傷,癰腫瘡毒。
紫珠葉古籍記載
- 《本草拾遺》「解諸毒物,癰疽,喉痹,飛屍蠱毒,毒腫,下瘻,蛇虺、蟲螫、狂犬毒,並煮汁服;亦煮汁洗瘡腫,除血長膚。」
- 《植物名實圖考》「洗瘡毒。
- 《閩東草藥》「治崩漏帶下,惡寒發熱。」
【現代科學】
1.紫珠葉化學成分
主要含黃酮類成分:紫珠萜酮,木犀草素,芹菜素,大波斯菊苷,木犀草苷等;苯乙醇苷類成分:毛蕊花糖苷等;三萜類成分:熊果酸等;還含甾醇等。
2.紫珠葉藥理作用
本品具有止血、促進組織愈合、抗菌、抗炎、鎮痛、抗氧化等藥理作用。
1.止血作用
紫珠葉水煎劑5、10、20g生藥/kg灌胃給藥,每天1次,連續7天,能縮短小鼠凝血時間、出血時間,增高血小板數。
2.促進組織愈合作用
紫珠鮮榨汁0.8、1.6g/ml塗抹,每天2次,每次0.2ml,連續25天,皮膚燙傷面積的圖紙質量明顯減輕,對大鼠實驗性燙傷模型有顯著的治療作用。體外實驗顯示,裸花紫珠懸液0.4、0.8、1.2、1.6mg生藥/ml可抑制人胚纖維母細胞DNA合成,抑製作用隨給藥濃度增加而增加;0.8、1.2mg/ml生藥濃度裸花紫珠懸液可顯著提高促進人胚纖維母細胞合成釋放蛋白質,尤其是纖維結合蛋白(Fn)的合成與釋放提高細胞代謝功能。
3.抗菌作用
體外實驗顯示,華紫珠和紫珠屬植物杜虹花的水溶性浸膏(得量分別為15.2%和14.4%),在藥液濃度為1:2~1:1024範圍內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及沙門菌有高度的抑菌作用,對白色念珠菌、傷寒桿菌及痢疾桿菌有較強的抑菌作用。日本紫珠中的揮發油成分對6種食物傳播的微生物有抑製作用,其提取物的揮發性成分尤其2-乙烯醛(107.52mg/L)和1-辛烯-3醇(678.64mg/L)可抑制大多數微生物的生長。
4.鎮痛作用
皮下注射紫珠葉95%醇提物l000mg/kg,能抑制冰醋酸誘發的小鼠扭體次數。紫珠葉醇提物分離得到的單體成分3,5,7-三羥基黃酮-4OBD葡萄糖苷100mg/kg、2a,3a,24三羥基齊墩果-12烯28-酸100mg/kg、5,7-二羥基3-甲氧基黃酮-4OBD葡萄糖苷50mg/kg能抑制冰醋酸誘發的小鼠扭體次數,提示該植物的三萜化合物和黃酮類化合物有很好的鎮痛作用。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