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香加皮】
本品首載於《中藥志》。為蘿蘑科植物槓柳的根皮。產於山西、河南、河北等地。春、秋兩季採挖。
【處方用名】香加皮、北五加皮。
【藥性】辛、苦,溫;有毒。入肝、腎、心經。
香加皮功效
- 祛風濕
- 通痹止痛
香加皮主治的病
- 治下肢浮腫,心悸氣短
- 治風寒濕痹,腰膝酸軟
【用法用量】煎服,3—6g。
【使用注意】本品有毒,不宜過量服用。
【香加皮功用闡述】
本品性溫,能溫助心腎,利水消腫,用於水腫、小便不利,尤多用於下肢水腫,心悸氣短者。辛散苦燥,能祛風濕、壯筋骨、強腰膝,治風寒濕痹,腰膝拘攣及筋骨疼痛。
1.治下肢浮腫,心悸氣短
本品性溫,主入心、腎二經,有溫助心腎,利水消腫之效,用於水腫、小便不利,尤多用於下肢水腫,心悸氣短者,可與葶藶子、黃芪等藥同用。
2.治風寒濕痹,腰膝酸軟
本品辛散苦燥,能祛風濕,壯筋骨,強腰膝,治風寒濕痹,腰膝酸軟,筋骨疼痛,常與懷牛膝、木瓜、巴戟天等同用。
【香加皮常用配伍】
香加皮配獨活:香加皮長於利水消腫,祛風濕;強筋骨;獨活長於祛風濕,止痛,解表。二藥合用,祛風勝濕止痛,效力增強,適用於風寒濕痹,腰膝酸痛。
香加皮古籍記載
- 《四川中藥志》「鎮痛,除風濕。治風寒濕痹,腳膝拘攣,筋骨疼痛。」
- 《陝甘寧青中草藥選》「祛風濕,壯筋骨,強腰膝。」
【現代科學】
1.香加皮化學成分
主要含強心苷類成分:槓柳毒苷,槓柳皂苷等;揮發性成分:4-甲氧基水楊醛,對二甲氨基苯甲醚,對羥基苯甲酸丁酯,a,β香樹精等;還含甾類及其葡萄糖苷等。
2.香加皮藥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炎、抗腫瘤、強心等作用。
1.抗炎作用
香加皮中的α或β香樹酯醇乙酸酯4omg/kg連續腹腔注射給藥10天,可明顯抑制角叉菜膠或醋酸所致的小鼠或大鼠的足腫脹。
2.強心作用
香加皮4種強心苷(槓柳毒苷、槓柳毒苷苷元、強心苷G1、xysmalogenin)0.06~0.36mg/只對大鼠離體心臟均兼備正性肌力作用和負性頻率作用,其作用強度以槓柳毒苷強度最強,失效最慢;強心苷G1和槓柳毒苷苷元強度次之,失效較快; xysmalogenin強度最弱,起效最快,失效也最快。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