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桑螵蛸】
本品首載於《神農本草經》。為螳螂科昆蟲大刀螂、小刀螂或巨斧螳螂的卵鞘。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深秋至次春採集。
【處方用名】桑螵蛸。
【藥性】甘、咸,平。歸肝、腎經。
桑螵蛸功效
- 固精縮尿
- 補腎助陽
桑螵蛸主治的病
- 治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小便白濁
- 治陽痿
【用法用量】煎服,5~10g。
【使用注意】本品助陽固澀,故陰虛火旺之遺精,膀胱有熱之小便頻數者不宜使用。
【桑螵蛸功用闡述】
本品味甘能補,性平偏溫,主入腎經,功能「固攝療遺,益精壯腎」《本草便讀》,「故男子虛損,腎虛陽痿,夢中失精,遺潿白濁方多用之」《本經逢原》尤以縮尿見長,故對腎虛遺尿尿頻者更為常用。
1.治遺精滑精,遺尿尿頻,小便白濁
本品甘咸性平,「固攝療遺,益精壯腎」《本草便讀》,能澀能補,「故男子虛損,腎虛陽痿,夢中失精,遺溺白濁方多用之」《本經逢原》。
- 若治腎虛精關不固之精洩不盡,可與龍骨、茯苓同用,如鎖陽丹《普濟方》。
- 治腎虛小便白濁久不愈,可與菟絲子、熟地黃、山茱萸等同用,如桑螵蛸丸《聖惠方》。
- 治腎陽不足,膀胱虛冷之遺尿、尿頻等,本品可單用,或與肉桂、補骨脂、大青鹽同用,如夜尿寧丸《部頒標准》
2.治陽痿
本品有補腎助陽之功,常與鹿茸、肉蓯蓉、補骨脂等同用,可用於腎陽不足之陽痿。
【桑螵蛸常用配伍】
- 桑螵蛸配黃芪:桑螵蛸甘咸性平,入肝、腎二經,補腎固精,固澀縮尿;黃芪味甘能補,性溫能升,為補氣升陽的要藥。兩藥配伍,取黃芪補氣升陽之功,輔助桑螵蛸補腎助陽,縮尿止遺,用治腎虧氣弱,收攝無權之遺精滑洩,遺尿,或小便清長頻數等症。
- 桑螵蛸配菟絲子:桑螵蛸入肝、腎二經,能補腎助陽,固精縮尿;菟絲子甘溫入腎,既補腎陽,又補腎陰,為陰陽俱補之品,又有固精縮尿之功。兩藥合用,補益下元,固精縮尿止遺,可用治下元虧損,腰膝酸軟,陽痿遺精,遺尿尿頻,帶下清稀等症
桑螵蛸古籍記載
- 《神農本草經》「味咸,平。主傷中,疝瘕,陰痿益精生子,女子血閉腰痛,通五淋,利小便水道。」
- 《名醫別錄》「味甘,無毒。主治男子虛損,五藏氣微,夢寐失精,遺溺。久服益氣,養神。」
- 《本經逢原》「肝腎命門藥也,功專收澀,故男子虛損,腎衰陽痿、夢中失精遺溺白濁方多用之。」
【現代科學】
1.桑螵蛸化學成分
主要含蛋白質、脂肪、氨基酸、維生素、微量元素等。
2.桑螵蛸藥理作用
本品具有抗利尿、抗缺氧、抗氧化等作用。
1.抗利尿作用
團螵蛸、長螵蛸醇提物18g/kg灌胃可降低乙醇麻醉並致多尿狀態大鼠的尿量,顯示具有定的抗利尿作用。
2.抗缺氧、抗疲勞作用
長螵蛸醇提物18g/kg連續灌胃10天,可延長小鼠常壓耐缺氧時間。長螵蛸醇提物10g/kg連續灌胃8天,可延長小鼠游泳時間,表明其具有抗疲勞作用。
3.抗氧化作用
長螵蛸和黑螵蛸醇提物按9、18gkg劑量連續灌胃給藥21天,能明顯降低高脂飼料所致高脂大鼠模型肝組織中MDA。
4.抗菌作用
桑螵蛸揮發油提取物在體外對MRSA具有一定的抗菌效應,耐藥性實驗中,浸有桑螵蛸脂類提取物的紙片周圍產生明顯的抑菌環。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