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蘇子】
本品首載於《本草經集注》。為唇形科植物紫蘇成熟果實。產於江蘇、安徽、河南等地,秋季採收。
【處方用名】紫蘇子、蘇子、炒紫蘇子。
【藥性】辛,溫。歸肺、大腸經。
紫蘇子功效
- 降氣化痰
- 止咳平喘
- 潤腸通便
紫蘇子主治的病
- 治咳喘痰多
- 治腸燥便秘
【用法用量】煎服,3~ 10g。
【使用注意】脾虛便溏者慎用。
【紫蘇子功用闡述】
本品性溫主降,入肺經。長於降肺氣,「定喘消痰有功」《本草匯》,「為除喘定嗽,消痰順氣之良劑」《本經逢原》,適用於痰涎壅盛之氣逆喘咳。性潤下降,能潤燥滑腸,又能降洩肺氣以助大腸傳導之功,適用於婦女產後,及老人、虛人腸燥津虧之便秘。
1.治咳喘痰多
本品主降,長於降肺氣,化痰涎,使氣降痰消,肺氣暢達,「為除喘定嗽,消痰順氣之良劑」《本經逢原》,適用於痰涎壅盛之喘咳,每與白芥子、萊菔子為伍,如三子養親湯《韓氏醫通》。
若治脾腎陽虛、痰飲阻肺所致的咳嗽,氣促發喘,咯吐白痰,畏寒肢冷者,常配乾薑、附子、白芥子等,如痰飲丸《中國藥典》。
2.治腸燥便秘
本品富含油脂,能潤燥滑腸,又能降洩肺氣以助大腸之傳導,適用於婦女產後,及老人、虛人腸燥津虧之便秘,每與火麻仁為伍,如麻子蘇子粥《普濟方》。
【紫蘇子常用配伍】
- 紫蘇子配芥子:紫蘇子辛溫性降,長於降肺氣,化痰涎而止咳平喘;芥子辛溫走散,功善溫肺化痰,利氣散結。兩藥伍用,一散一降,共奏溫肺散寒、降氣化痰,止咳平喘之功,適用於寒痰壅肺,咳喘胸悶,痰多難咯者。
- 紫蘇子配萊菔子:紫蘇子辛溫性降,長於降肺氣,化痰涎;萊菔子味辛行散,既能消食化積,又能降氣化痰。兩藥伍用,可增強降氣化痰之功,適用於痰涎壅盛,胸悶氣喘,痰多質稠者
- 紫蘇子配葶藶子:紫蘇子辛溫性降,長於降肺氣,化痰涎;葶藶子苦辛大寒,專瀉肺中水飲及痰火而平喘咳。兩藥相合,降氣化痰平喘之力增強,適用於肺熱咳嗽,痰多色黃,胸悶氣喘者
- 紫蘇子配肉桂:紫蘇子辛溫性降,長於降肺氣,化痰涎;肉桂辛甘大熱,能補火助陽,散寒止痛。兩藥相配,一上一下,共奏溫腎降肺化痰之功,用於上盛下虛之久咳痰喘。
- 紫蘇子配陳皮:二者皆為辛溫消痰順氣之藥,紫蘇子質潤,降肺止咳平喘功著;陳皮性燥,理氣化痰效顯,且能健脾和胃。兩者合用,既可降肺氣,消痰濕,又可調中和胃。用治痰涎壅盛,咳喘,胸膈滿悶者。
- 紫蘇子配紫菀:紫蘇子消痰止咳平喘,開郁利膈;紫菀潤肺下氣,化痰止咳。紫蘇子長於降氣;紫菀長於潤肺。兩藥伍用,潤肺降氣,宜於久咳氣喘,咯痰不爽,胸膈滿悶者。
紫蘇子古籍記載
- 《名醫別錄》「主下氣,除寒溫中。」
- 《本經逢原》「性能下氣,故胸膈不利者宜之為除喘定嗽,消痰順氣之良劑。但性主疏洩,氣虛久嗽陰虛喘逆,脾虛便溏者皆不可用。」
- 《藥品化義》「蘇子主降,味辛氣香主散,降而且散,故專利郁痰。咳逆則氣升,喘急則肺脹,以此下氣定喘。膈熱則痰壅,痰結則悶痛,以此豁痰散結。如氣郁不舒,乃風寒客犯肺經,久遏不散,則邪氣與真氣相持致飲食不進,痰嗽發熱,似弱非弱,以此清氣開郁,大為有效。」
【現代科學】
1.紫蘇子化學成分
主要含脂肪酸類成分:油酸,亞油酸亞麻酸,棕櫚酸等;酚酸類成分:迷迭香酸等;還含氨基酸、維生素與微量元素等。
2.紫蘇子藥理作用
本品具有祛痰、鎮咳、平喘、抗炎、抗過敏等作用。
1.鎮咳、平喘、祛痰作用
紫蘇子和炒紫蘇子水提物0.37、0.11mg/kg大鼠灌胃有祛痰作用。紫蘇子、炒紫蘇子水、醇和醚提物在0.213~1.550mg/kg劑量範圍內灌胃能不同程度地抑制氨水噴霧對小鼠引咳。紫蘇子油2.5、5g生藥/kg灌胃能延長氨水引起的小鼠咳嗽潛伏期,減少咳嗽次數。蘇子水提物0.213mg/kg、炒紫蘇子醚提物0.69mg/kg豚鼠灌胃和紫蘇子油5g生藥/kg腹腔注射對乙酰膽鹼十組胺誘導的哮喘模型有平喘作用。
2.抗炎、抗過敏作用
紫蘇子所含的迷迭香酸100mg/kg能抑制角叉菜膠誘導的大鼠足腫脹,並能抑制小鼠棉球肉芽腫。迷迭香酸體外能抑制LPs誘導小鼠RAW264.7巨噬細胞GE2、TNFa及NO生成,並抑制p65核移位、NFkB活化和ERK1/2、p38MAPK、JNK的磷酸化,表現出顯著的抗炎活性。炒紫蘇子醇提取物0.32、0.64、1.28g/kg灌胃21天能降低卵白蛋白(OVA)致敏小鼠和大鼠異種被動皮膚過敏小鼠血清lgE,抑制主動皮膚過敏反應小鼠的耳腫脹度,降低小鼠OVA攻擊的死亡率,延長存活時間。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