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葉】
本品首載於《名醫別錄》。為菊科植物艾 的葉。全國大部分地區均產,以湖北蘄州產者為佳。夏季花未開時採收。
【處方用名】艾葉、蘄艾、艾絨、艾葉炭、醋艾炭。
【藥性】辛、苦,溫。有小毒。入肝、脾、腎經。
艾葉功效
- 溫經止血
- 散寒止痛
- 外用祛濕止癢
艾葉主治的病
- 治虛寒出血
- 治月經不調、痛經、胎動不安
- 治皮膚瘙癢
【基本功效】溫經止血,散寒止痛;外用祛濕止癢。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適量。溫經止血宜炒炭用,餘生用。
【艾葉功用闡述】
本品辛溫氣香,入三陰經而直走下焦。「調女人諸病,頗有深功」《本草綱目》能溫經脈而止血,散寒凝而止痛,暖胞宮而助孕,「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本草正》。適用於下元虛冷,衝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經過多;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之少腹冷痛,經寒不調,宮冷不孕等。外用祛濕殺蟲止癢,適用於濕疹、陰癢、疥癬等瘙癢性皮膚病。
1.治虛寒出血
本品氣香味辛,溫可散寒,能暖氣血而溫經脈,為溫經止血之要藥,適用於虛寒出血。因其主入肝、腎經,故對於下元虛冷,衝任不固所致的崩漏下血,月經過多尤為適宜,為婦科止血要藥。可與阿膠、當歸、乾地黃等同用,如膠艾湯《金匱要略》。若與大劑涼血止血藥同用,也可用於血熱出血。如治血熱妄行所致吐血、衄血的四生丸《婦人良方》,即以本品與生地黃、生荷葉、生柏葉為伍
2.治月經不調、痛經、胎動不安
本品辛溫,入三陰經而直走下焦,能散寒止痛,暖宮助孕。「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本草正》),尤為治下焦虛寒或寒客胞宮之要藥。適用於下焦虛寒,月經不調,經行腹痛、宮寒不孕等,每與香附、肉桂、當歸等同用,如艾附暖宮丸《仁齋直指方論》。
3.治皮膚瘙癢
本品外用,能祛濕殺蟲止癢。用於濕疹、陰瘡、疥癬等瘙癢性皮膚病。可與雄黃、防風、花椒煎水熏洗。
此外,將本品搗絨,製成艾條、艾炷等,用以熏灸體表穴位,可使熱氣內注,能溫煦氣血,透達經絡,「治百種病邪,起沈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本草綱目》。
【艾葉常用配伍】
- 艾葉配阿膠:艾葉辛溫,能溫經止血,暖宮助孕;阿膠甘品,能滋陰、補血、止血。兩藥配伍,相互為用,止血、安胎作用增強,適用於下焦虛寒所致的月經過多,崩漏,胎漏。
- 艾葉配香附:艾葉功能溫暖下焦而散寒止痛;香附長於硫肝解郁而調經止痛。兩藥配伍,可增強溫經、行氣止痛之功,適用於下焦虛寒氣滯所導致的月經不調,痛經,或少腹冷痛,宮冷不孕,胎動不安等。
- 艾葉配蒼術:艾葉能溫經散寒;蒼術能燥濕健脾。兩藥配伍,溫經除濕之力增,適用於寒濕下注所導致的帶下清稀,淋灕不止者。
古籍記載
- 《藥性論》「止崩漏,安胎,止腹痛。」
- 《本草綱目》「艾葉服之則走三陰而逐一切寒濕,轉肅殺之氣為融合;灸之則透諸經而治百種病邪,起沈痾之人為康泰,其功亦大矣。」
- 《本草正》「艾葉,能通十二經,而尤為肝脾腎之藥,善於溫中、逐冷、除濕,行血中之氣,氣中之滯,凡婦人血氣寒滯者,最宜用之。或生用搗汁,或熟用煎湯,或用灸百病,或炒熱敷熨可通經絡,或袋盛包裹可溫臍膝表裡生熟,俱有所宜。」
【現代科學】
1.化學成分
主要含揮發油:桉油精,香葉烯,α及β蒎烯芳樟醇,樟腦,異龍腦,檸檬烯等;三萜類成分:奎諾酸,羊齒烯醇;黃酮類等成分:異澤蘭黃素等。
2.藥理作用
本品具有止血、鎮咳、平喘、鎮痛、抗炎、抗菌等作用。
1.止血作用
生艾葉水提物1.35g/kg灌胃給藥,每日1次,連續3日,能縮短小鼠凝血時間。醋艾葉炭水提物1.35、2.7g/kg灌胃給藥一次,連續3日,能縮短小鼠出血時間和凝血時間。艾葉水煎劑10g/kg灌胃給藥,連續15日,能增加小鼠血小板數。艾葉不同炮製方法對縮短小鼠凝血時間的作用強弱排序是:砂燙艾葉炭>生艾葉>烘艾葉>炒艾葉炭>醋艾葉炭。
2.鎮咳平喘作用
艾葉油0.14、0.58、1.16g/kg灌胃給藥,每日1次,連續3日,能延長枸櫞酸噴霧引咳小鼠的咳嗽潛伏期。艾葉油0.5、1.0g/kg灌胃給藥可減少枸櫞酸引起的豚鼠咳嗽次數。
3.抗過敏作用
艾葉油0.3、0.6g/kg灌胃給藥,可抑制大鼠被動皮膚過敏試驗,降低5-羥色胺誘發大鼠皮膚毛細血管通透性的增加。艾葉油50、250mg/L能抑制致敏豚鼠肺組織釋放慢反應物質A(SRSA)。艾葉油10、50、250mg/L能拮抗SRSA引起豚鼠回腸的收縮離體實驗顯示,艾葉油能抑制豚鼠離體氣管 SchultzDale反應,IC為98.6mg/L。艾葉油100mg/L對組胺和氨甲酰膽鹼(CCH)引起的豚鼠器官收縮均有明顯的拮抗作用。
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