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母草

益母草
益母草

【益母草】

本品首載於《神農本草經》為唇形科植物益母草的地上部分。全國各地均有分布。春季至初夏採割。

【處方用名】益母草、茺蔚。

【藥性】苦、辛,微寒。入肝、心包、膀胱經

益母草功效

  1. 活血調經
  2. 利尿消腫
  3. 清熱解毒

益母草主治的病

  1. 治多種痛證-風濕痹痛、肝胃氣痛,胃脘脹痛,胸脅痛,月經痛、腰痛、外傷腫痛等
  2. 治水腫尿少
  3. 治瘡癰腫毒

【用法用量】煎服,10—30g,鮮品12—40g;或熬膏服。外用適量。

【使用注意】孕婦及血虛無瘀者慎用。

益母草功用闡述】

本品辛行苦洩,善能行血通經、消瘀逐滯。可用於各種瘀血病證,尤為「治婦人經候不調,及胎前產後一切諸疾之要藥」《本草約言》,故有「益母」之名。入膀胱經,能利尿消腫,對水瘀互阻之水腫尤為適宜。苦寒能清熱解毒,味辛能散瘀消癰,適用於熱毒瘡瘍初起。

1.治血瘀證-經閉、痛經、月經不調,及產後惡露不絕等

本品辛行苦洩,主入血分,善能行血通經,消瘀逐滯。為「治婦人經候不調,及胎前產後一切諸疾之要藥」《本草約言》,故有「益母」之名,適宜於瘀血所致的經閉、痛經、月經不調,及產後惡露不絕等,可單用熬膏服,即益母草膏《中國藥典》;或與當歸川芎木香合用,即益母丸《中國藥典》。本品活血祛瘀,也可用於跌打損傷,瘀腫疼痛,多與其他活血療傷止痛藥配伍使用。

2.治水腫尿少

本品苦降下行,入膀胱經,能利尿消腫,用於水腫、小便不利,因其藥力較弱,又能活血祛瘀,故對水瘀互阻之水腫尤為適宜,可單用,或與白茅根澤蘭等同用。

3.治瘡癰腫毒

本品苦寒能清熱解毒,味辛能散瘀消癰,善「醫各色瘡瘍」《玉楸藥解》,用熱毒瘡瘍初起,可單用搗敷,或配蒲公英紫花地丁等同用。

【益母草常用配伍】

  1. 益母草配香附益母草為血分之品,擅於活血調經,為婦人經產要藥;香附為氣分之品,擅於疏肝行氣、調經止痛。兩藥配伍,功能疏暢氣機,增強血行,適用於肝郁氣滯、瘀血阻滯的經前乳房脹痛、痛經、經閉,以及產後瘀阻腹痛等證。
  2. 益母草配當歸益母草苦辛性涼,長於活血調經;當歸味辛性溫,長於補血活血、調經止痛。兩藥合用,補血不留瘀,行血不傷正,具有活血、補血、調經之功,適用於血虛瘀滯所致的月經不調,經行腹痛,或崩漏下血等證。
  3. 益母草配紅花益母草功善活血調經,為經產要藥;紅花功善活血通經止痛,為瘀血諸證要藥。兩藥配伍同用,活血祛瘀、調經止痛之力得增,適用於瘀阻痛經、經閉,以及產後瘀阻腹痛、跌撲腫痛等證。

益母草古籍記載

  • 《神農本草經》「莖主隱疹癢,可作浴湯。」
  • 《新修本草》「搗茺蔚莖敷疔腫。服汁使疔腫毒內消。又下子死腹中,主產後血脹悶。諸雜毒腫,丹游等腫。取汁如豆滴耳中,主哼耳;中虺蛇毒,敷之良。」
  • 《本草綱目》「活血破血,調經解毒。治胎漏產難,胎衣不下,血暈,血風,血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疳痢痔疾,打撲內損瘀血,大便小便不通。」
  • 《本草求真》「益母草,消水行血,去瘀生新,調經解毒,為胎前胎後要劑。」

【現代科學】

1.益母草化學成分

主要含生物鹼類成分:益母草鹼,水蘇鹼,益母草定等;還含二萜類及揮發油等。

2.益母草藥理作用

本品具有改善血液流變性、改善微循環、抗心肌缺血、抗腦缺血、調節子宮、利尿等藥理作用。

1.改善血液流變性作用

益母草水煎液5g/kg灌胃,連續8周,對糖尿病腎病大鼠血流變學指標具有改善作用。益母草注射液靜脈給藥,可降低失血性休克大鼠血黏度、血小板黏附率和聚集率,增強紅細胞變形能力,能明顯改善其胃、腸、肝的微區血流量,改善失血性休克時的血液動力學異常。

2.抗心肌缺血作用

益母草生物鹼黃酮混合液14g生藥/kg灌胃,1日1次,連續8天,可降低急性心肌缺血損傷大鼠血清中CK、LDH活性、降低缺血心肌組織中MDA含量,提高大鼠心肌組織內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

3.利尿作用

益母草鹼溶液2.5ml/100g灌胃,能增加大鼠尿量、Cl、Na的排出量,而使K的排出量減少,提示益母草可作為一種作用緩和的保鉀利尿劑使用。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