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肝煎】
【出自】《景嶽全書》
【暖肝煎英文】
Liver-Warming Decoction
【暖肝煎功效】
- 溫補肝腎,行氣止痛
【暖肝煎方解】
暖肝煎主治因肝腎不足,寒客肝脈,氣機郁滯所致。寒為陰邪,其性收引凝滯,若肝腎不足,則寒易客之,使肝脈失和,氣機不暢,故見睪丸冷痛、或少腹疼痛、或疝氣痛諸症。治宜補肝腎,散寒凝,行氣滯。
- 方中肉桂辛甘大熱,溫腎暖肝,祛寒止痛;小茴香味辛性溫,暖肝散寒,理氣止痛,二藥合用,溫腎暖肝散寒,共為君藥。
- 當歸辛甘性溫,養血補肝;枸杞子味甘性平,補肝益’腎,兩藥均補肝腎不足之本;烏藥、沉香辛溫散寒,行氣止痛,以祛陰寒冷痛之標,同為臣藥。
- 茯苓甘淡,滲濕健脾;生薑辛溫,散寒和胃,皆為佐藥。
綜觀全方,以溫補肝腎治其本,行氣逐寒治其標,使下元虛寒得溫,寒凝氣滯得散,則睪丸冷痛、少腹疼痛、疝氣痛諸症可愈。本方補養、散寒、行氣並重,運用時應視其虛、寒、氣滯三者孰輕孰重,相應調整君、臣藥配伍關係,使之更能切中病情。
【暖肝煎適用人群病徵】
主治:肝腎寒滯證。
- 睪丸冷痛
- 小腹或少腹脹痛
- 或痛經
- 畏寒喜暖
- 口淡不渴
- 舌淡苔白
- 脈沉遲
適用病人:急慢性睪丸炎、精索靜脈曲張、腹股溝疝、鞘膜積液、前列腺炎等病的臨床表現符合肝腎寒滯證者,治當溫補肝腎,行氣止痛。(所有內容只供學術參考,沒有指導用藥,如要使用,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藥方。)
【暖肝煎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之證乃寒襲肝腎,經氣脈絡郁滯所致。
- 肝脈抵少腹,繞陰器;腎開竅於二陰。寒襲肝脈,侵及腎竅,則睪丸疼痛
- 陰寒內盛,陽氣不溫,氣機郁滯,脈絡不通,則小腹或少腹脹痛,或痛經,畏寒喜暖,口淡不渴
- 舌淡,苔白,脈沈遲,皆為肝腎不足,寒氣浸淫,經氣郁滯之象。
【暖肝煎配伍特點】
- 溫熱藥配行氣藥,散寒行氣以治本
- 溫熱藥配滋補藥,溫陽散寒不傷陰血;溫熱藥配滲利藥,使陰寒從下而去。
【暖肝煎禁忌、使用注意】
- 若因濕熱下注,陰囊紅腫熱痛者,切不可誤用。
【暖肝煎條文】
原書主治
- 《景岳全書》卷51:「治肝腎陰寒,小腹疼痛疝氣等症。」
- 《景岳全書》卷33:「疝之暴痛,或痛甚者,必以氣逆,宜先用荔香散。氣實多滯者,宜寶鑒川楝散,或天台烏藥散。非有實邪而寒勝者,宜暖肝煎主之。」
【暖肝煎歷代醫家方論】
- 《醫學舉要》:「此治陰寒疝氣之方,疝屬肝病,而陰寒為虛,故用當歸、枸杞以補真陰之虛,茯苓以洩經腑之滯,肉桂補火以鎮濁陰,烏藥利氣而疏邪逆,小茴、沈香為疝家本藥,生薑為引,辛以散之。如寒甚者,吳萸、附子、乾姜亦可加入。」
- 《謙齋醫學講稿》:「本方以溫肝為主,兼有行氣、散寒,利濕作用。以當歸、杞子溫補肝臟,肉桂、茴香溫經散寒,烏藥、沈香溫通理氣,茯苓利濕通陽。凡肝寒氣滯,症狀偏在下焦者,均可用此加減。」
- 《中國醫藥匯海·方劑部》:「所謂乙癸同源,虛則補其母也。肝之所以寒者,腎之溫氣不足也。本方肉桂、茴香溫腎之品,亦暖肝之品也。沈香溫納腎氣,烏藥溫順肝氣,枸杞補肝腎而益精,茯苓調水道以通陽,用當歸為君,俾諸藥盡匯於肝,於是凝冱解凍,陽和敷布,向之颯颯以無風者,今則欣欣以向榮矣。經雲:木位之主,其補以辛,寒淫所勝,平以辛熱,佐以甘苦。肝木不及則金過於亢,清反勝之,則當以辛平之也。酸甘合化為陰,辛甘合化為陽,大抵補肝之體者,宜酸甘之品,補肝之用者,宜辛甘之品也。」
【暖肝煎口訣方歌】
- 暖肝煎中烏藥肉,當歸茴香枸杞子,沈香茯苓加生薑,溫補肝腎陰能滋。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請勿自行服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