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丹

【甘露消毒丹】

【出自】《醫效秘傳》

  1. 滑石(450克)
  2. 茵陳(330克)
  3. 黃芩(300克)
  4. 木通(150克)
  5. 石菖蒲(180克)
  6. 藿香(120克)
  7. 豆蔻(120克)
  8. 連翹(120克)
  9. 射干(120克)
  10. 川貝母(150克)
  11. 薄荷(120克)

【甘露消毒丹英文】

Sweet Dew Toxin-Removing Elixir

【甘露消毒丹服用方法】

  • 散劑,每服6~9g
  • 丸劑,每服9~12g
  • 湯劑,水煎服(按比例减量)

【甘露消毒丹功效】

  • 利濕化濁,清熱解毒

【甘露消毒丹方解】

本方主治濕溫、時疫,邪留氣分,濕熱並重之證。濕熱留戀氣分,郁蒸不解,以致氣機不暢,濕熱增重所致。

濕熱交蒸,則發熱、肢酸、倦怠;濕邪中阻,則胸悶腹脹;濕熱熏蒸肝膽,則身目發黃;熱毒上壅,故口渴、咽頤腫痛;濕熱下注,則小便短赤,甚或洩瀉、淋濁;舌苔白或厚膩或乾黃為濕熱稽留氣分之徵。治宜利濕化濁,清熱解毒。

  • 方中重用滑石茵陳黃芩,其中滑石利水滲濕,清熱解暑,兩擅其功;茵陳善清利濕熱而退黃;黃芩清熱燥濕,瀉火解毒,三藥相合,正合濕熱並重之病機,共為君藥。
  • 濕熱留滯,易阻氣機,故臣以石菖蒲藿香豆蔻行氣化濕,悅脾和中,令氣暢濕行;木通清熱利濕通淋,導濕熱從小便而去,以益其清熱利濕之力。
  • 熱毒上攻,頤腫咽痛,故佐以連翹射干貝母薄荷,合以清熱解毒,散結消腫而利咽止痛。

縱觀全方,利濕清熱,兩相兼顧,且以芳香行氣悅脾,寓氣行則濕化之義;佐以解毒利咽,令濕熱疫毒俱去,諸症自除。

【甘露消毒丹適用人群病徵】

主治:濕熱疫毒證。

  • 發熱倦怠
  • 胸悶腹脹
  • 肢酸咽腫
  • 身目發黃
  • 頤腫口渴
  • 斑疹
  • 泄瀉淋濁
  • 舌苔淡黃或厚膩
  • 脈滑
  • 或水土不服諸病

適用病人:腸傷寒、病毒性肝炎、鈎端螺旋體病、流行性出血熱等病的臨床表現符合濕熱疫毒證者。(所有內容只供學術參考,沒有指導用藥,如要使用,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藥方。)

【甘露消毒丹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之證乃濕熱疫毒,充斥內外所致。

  • 濕熱疫毒充斥於外,則發熱
  • 濕熱困擾氣機,則倦怠
  • 濕熱壅滯氣機,則胸悶腹脹
  • 濕熱侵擾經脈,則肢酸咽腫,頤腫
  • 濕熱熏蒸於外,則身目發黃
  • 濕熱傷津,則口渴
  • 濕熱下注,則小便短赤,泄瀉淋濁
  • 舌苔淡黃或厚膩,脈滑,皆為濕熱疫毒之徵

【甘露消毒丹禁忌、使用注意】

  • 陽虛者慎用本方
  • 濕熱入營,譫語舌絳者,則非本方所宜

【甘露消毒丹條文】

原書主治  《醫效秘傳》卷1:「時毒癘氣……邪從口鼻皮毛而人,病從濕化者,發熱目黃,胸滿,丹疹,洩瀉,其舌或淡白,或舌心乾焦,濕邪猶在氣分者,用甘露消毒丹治之。」

【甘露消毒丹歷代醫家方論】

  • 李疇人:「蔻仁辛香,藿香芳香,宣解肺脾。茵陳發越陳伏之濕,黃芩瀉肺火,木通瀉小腸之火,兼滑石之淡滲從陽通陰而瀉三焦之郁熱,連翹、川貝清心肺而化痰熱,射乾、菖蒲利咽喉。苦辛芳淡宣解三焦表裡濕熱之邪,不專主發汗,上焦肺氣宣通,則玄府自啓,汗出熱化,便通痞開矣。」《醫方概要》
  • 冉雪峰:「此方滑石、茵陳、木通,皆利濕藥;薄荷、藿香、菖蒲、蔻仁、射乾、神曲,均芳香通利,疏里宣外。黃芩清熱,貝母豁痰。加連翹者,證見丹疹,雖在氣分為多,而一部分已襲營分也。此方較普濟消毒飲,尤為清超,彼側重通外,此側重清內;彼為清中之濁,此為清中之清。細釋方制,微苦而不大苦,清利而不燥利,舉重若輕,妙婉清靈,迥非庸手所能企及。」《冉雪峰醫著全集》
  • 朱良春:「本方是治療濕溫、時疫的常用方劑。方中藿香、蔻仁、菖蒲辟穢化濁;黃芩、連翹清熱解毒;射乾、貝母清肺化痰,且射乾與連翹相配,更能消退咽腫;滑石、木通、茵陳清利濕熱;更用一味薄荷輕疏表邪。這樣,可使濕熱之邪既從表而散,又從中而化,更從下由小便而出。對於濕溫、時疫初起,或濕熱黃疸、瘟毒輕型者,都可用之。」《湯頭歌訣詳解》
  • 趙紹琴:「方中黃芩清熱燥濕,連翹、射乾清熱解毒,茵陳、滑石、木通清利濕熱,藿香、石菖蒲、白豆蔻、茵陳皆芳香之品,有化濕辟穢之功。濕熱蘊蒸,易生痰濁,故用川貝母以清化熱痰,薄荷配連翹輕清宣透,疏通氣機,透達熱邪。諸藥配伍,芳香化濕辟穢,淡滲分利濕熱,寒涼清熱解毒。感受濕熱穢濁之邪,用之多可獲效。」《溫病縱橫》)
  • 王士雄:「此治濕溫時疫之主方也……溫濕蒸騰,更加烈日之暑,爍石流金,人在氣交之中,口鼻吸受其氣,留而不去,乃成濕溫疫癘之病,而為發熱倦怠,胸悶腹脹,肢酸咽腫,斑疹身黃,頤腫口渴,溺赤便閉,吐瀉瘧痢,淋濁瘡瘍等證。但看病人舌苔淡白,或厚膩,或乾黃者,是暑濕熱疫之邪尚在氣分,悉以此丹治之立效,並主水土不服諸病。」《溫熱經緯》卷5

【甘露消毒丹病案】

    黃疸:陳某,卒患面目發黃,倦怠嗜臥,胸滿腹脹,口渴尿赤,四肢酸痛,下午發熱,食慾不振,疊經中西醫治療未愈。延余診治。切其脈象浮數,舌苔淡白,擬用甘露消毒丹:滑石24g,茵陳24g,黃芩9g,石菖蒲6g,川貝母9g,木通9g,藿香9g,射乾9g,連翹9g,白蔻9g,薄荷6g,服4劑。諸症漸緩。繼用胃苓湯加綿茵陳數劑,甫十日而痊癒矣。[湖南省中醫藥研究所.湖南省老中醫醫案選(第一輯).長沙:湖南科學技術出版社,1980]

    按語:本案黃疸因濕熱蘊結所致。倦怠嗜臥、胸滿腹脹、口渴尿赤、四肢酸痛、下午發熱、食慾不振等皆為濕熱蘊阻之徵。故用甘露消毒丹利濕化濁、清熱解毒而獲效。

【甘露消毒丹口訣方歌】

  • 甘露消毒蔻藿香,茵陳滑石木通菖,芩翹貝母射干薄,濕熱時疫是主方。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請勿自行服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