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門冬湯】
【出自】《金匱要略》
【麥門冬湯英文】
Ophiopogon Decoction
【麥門冬湯功效】
- 清養肺胃,降逆下氣
【麥門冬湯方解】
本方所治虛熱肺痿乃肺胃陰虛,氣火上逆所致。病雖在肺,其源在胃。蓋土為金母,胃主津液,胃津不足,則肺之陰津亦虧,終成肺胃陰虛之證,仲景用麥門冬湯治療肺陰不足,胃陰不足,導致胃氣失和,上逆的嘔吐、呃逆,治宜清養肺胃,降逆下氣。
胃為水穀之海,飲入於胃,陰液產生的來源,如果胃陰不足,土不生金,肺陰得不到接濟,那肺陰也相繼造成不足,肺陰不足則影響到肺的肅降功能。肺肅降乏力,肅降障礙,可以咳唾涎沫,不能正常和降下行,反過來胃氣上逆,結果嘔吐、呃逆。
- 陰虛以後可以產生虛熱,虛火灼傷津液可以咳唾涎沫,肺痿以咳唾涎沫為特點。
- 方中重用麥冬為君,甘寒清潤,既養肺胃之陰,又清肺胃虛熱。
- 人參益氣生津為臣。
- 佐以甘草、粳米、大棗益氣養胃,合人參益胃生津,胃津充足,自能上歸於肺,此正「培土生金」之法。肺胃陰虛,虛火上炎,不僅氣機逆上,而且進一步灼津為痰,故又佐以半夏降逆下氣,化其痰涎,雖屬溫燥之品,但用量很輕,與大劑麥門冬配伍,則其燥性減而降逆之用存,且能開胃行津以潤肺,又使麥門冬滋而不膩,相反相成。
- 甘草並能潤肺利咽,調和諸藥,兼作使藥。
【麥門冬湯適用人群病徵】
1.主治:虛熱肺痿證
- 咳唾涎沫
- 或氣喘
- 或咯痰不爽
- 口乾咽燥
- 或咽喉不利
- 手足心熱
- 舌紅少苔
- 脈細數
2.主治:胃陰虛證
- 嘔吐食少
- 胃脘隱隱疼痛
- 飢不欲食
適用病人:非特異性肺炎、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支氣管擴張、肺氣腫、肺結核、矽肺、慢性萎縮性或伴淺表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慢性咽炎等病的臨床表現符合虛熱肺痿證,或胃陰虛證者。(所有內容只供學術參考,沒有指導用藥,如要使用,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藥方。)
【麥門冬湯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之證乃陰津虧虛,氣不溫養所致。
- 肺陰虛不得滋養,肺氣虛不得固攝,則咳唾涎沫
- 肺氣逆亂於上,則氣喘
- 陰虛生熱,郁熱灼津為痰,則咯痰不爽
- 陰虛不能滋潤,則口乾咽燥
- 陰虛生熱,郁熱充斥,則手足心熱
- 胃陰虛氣逆,則嘔吐食少
- 虛熱灼傷胃絡,則胃脘隱隱疼痛
- 虛熱燥動,則飢不欲食
- 舌紅,少苔,脈細數,皆為氣陰兩虛,虛熱內擾之徵
【麥門冬湯配伍特點】
- 重用滋陰藥配補氣藥,氣能生陰,陰能化氣
- 滋補藥配辛溫藥,使滋補藥不濁膩壅滯
【麥門冬湯禁忌、使用注意】
濕熱蘊結者慎用本方。
【麥門冬湯條文】
《金匱要略·肺痿肺癰咳嗽上氣病脈證並治》:「大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
【麥門冬湯歷代醫家方論】
- 喻嘉言:「法雲: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此胃中津液乾枯,虛火上炎之證,治本之良法也。夫用降火之藥,而火反升;用寒涼之藥,而熱轉熾者,徒知與火熱相爭,未思及必不可得之數,不惟無益,而反害之。凡肺病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者,肺之母氣也。本草有知母之名者,謂肺借其清涼,知清涼為肺之母也。有貝母之名者,謂肺借其豁痰,實豁痰為肺之母也。然屢施於火逆上氣,咽喉不利之證,而屢不應,名不稱矣。孰知仲景有此妙法,於麥冬、人參、甘草、粳米、大棗,大補中氣,大生津液,此中增入半夏之辛溫一味,其利咽下氣,非半夏之功,實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醫門法律》
- 汪昂:「半夏亦脾胃藥,能燥能潤,以能行水故燥,以味辛故潤也。仲景治咽痛不眠,皆屢用之。今人率以為燥而疑之,則誤矣。」《醫方集解》
- 李踅:「人參、甘草、大棗、粳米同為補土生金之劑,麥冬清潤咽喉,半夏解散痰飲,皆所以止逆下氣也。」《金匱要略廣注》
- 張志聰:「麥門冬性味甘涼,根須聯貫,能滋肺氣以下行;人參、甘草、半夏、粳米、大棗,大補中土之氣,以制。腎氣之上逆,益肺金之母,助肺氣以下交,不致因虛而上氣也。」《金匱要略集注》
- 周揚俊:「於麥冬、人參、甘草、粳米大補中氣,大生津液陳中;增入半夏之辛溫一味,其利咽下氣非半夏之功,實善用半夏之功,擅古今未有之奇矣。」《金匱玉函經二注》
- 張璐:「此胃中津液乾枯,虛火上炎之候。凡肺氣,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胃氣者,肺之母氣也,故於竹葉石膏湯中偏除方名二味,而加麥門冬數倍為君,人參、甘草、粳米以滋肺母,使水谷之精微皆得上注於肺,自然沃澤無虞。當知火逆上氣,皆是胃中痰氣不清上溢肺,隧佔據津液流行之道而然。是以倍坐塑里之生用半夏,更加大棗通津滌飲為先,奧義全在乎此。若濁飲不除,津液不致辭,雖日用潤肺生津之劑,焉能建止逆下氣之勳哉?俗以半夏性燥不用,殊失立方之旨。」《千金方衍義》
- 魏荔彤:「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者,麥門冬湯主之。火逆上氣,挾熱氣衝也;咽喉不利,肺燥津乾也。主之以麥冬生津潤燥,佐以半夏開其結聚,人參、甘草、粳米、大棗概施補益於胃士以資肺金之助,是為肺虛有熱津短者立法也。亦所以預救乎肺虛而有熱之痿也。」《金匱要略方論本義》
- 尤在涇:「火熱挾飲致逆,為上氣,為咽喉不利,與表寒挾飲上逆者懸殊矣,故以麥冬之寒治火逆,半夏之辛治飲氣;人參、甘草之甘以補益中氣;蓋從外來者,其氣多實,故以攻發為急;從內生者,其氣多虛,則以補養為主也。」《金匱要略心典》
- 王子接:「麥門冬湯,從胃生津救燥,治虛火上氣之方。《金匱》雲:火逆上氣,咽喉不利,止逆下氣。按《內經·脈解篇》雲:嘔咳上氣喘者,陰氣在下,陽氣在上,諸陽氣浮,無所依從,故嘔咳上氣喘也。《五臟生成篇》雲:咳逆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是則上氣病在肺,下氣病在大腸也,明矣。蓋金位之下,火氣承之,非獨肺也,大腸亦然。若徒以寒涼冷燥,止肺經火逆上氣,而手陽明之下氣未平,仍然胸中膪郁閉塞呻吟,豈非大腸之燥傳入於肺,而為息賁有音,上奔而不下也乎?仲景另辟門戶,用人參、麥門冬、甘草、粳米、大棗大生胃津,救金之母氣,以化兩經之燥,獨復一味半夏之辛溫,利咽止逆,通達三焦,則上氣下氣皆得寧謐,徹土綢繆,誠為扼要之法。止逆下氣,或注日,止其逆則氣下,是申明火逆上氣,於理亦通。」《絳雪園古方選注》
- 黃元御:「治咳嗽,火逆上氣,咽喉不利。以肺胃上逆,相火開咀金,麥冬、半夏,清金瀉火而降逆,甘、棗、參、粳,補中化氣而生津也。」《長沙藥解》
- 黃元御:「土虛胃逆,相火莫降,刑克辛金,肺氣逆衝,上竅壅塞,故火逆上氣,咽喉不利。麥門冬湯,甘、棗、參、粳,補中而化氣,麥冬、半夏,清金而降逆也。」《金匱懸解》
- 朱光被:「火逆,非上焦有熱也。因正虛液涸,燥火挾痰上逆,以致咽喉不利,則逆甚矣。補虛潤燥,下氣生津,無出此方右矣。」《金匱要略正義》
- 魏念庭:「火逆上氣,夾熱氣衝也;咽喉不利,肺燥津乾也,主之以麥冬生津潤燥,佐以半夏,開其結聚;人參、甘草、粳米、大棗,概施補益於胃土,以資肺金之助,是為肺虛有熱津短者立法也。亦所以預救乎肺虛而有熱之痿也。」《金匱要略方論本義》卷7
【麥門冬湯病案】
咳嗽:王某,女,62歲。青年時患過肺結核,咳嗽數十年,感寒即發。現乾咳無痰,胸痛,舌光而紅,脈細數。證屬陰虛燥咳,用麥門冬湯及生脈散加味。麥門冬30g,半夏6g,北沙參15g,黨參9g,五味子6g,全瓜蔞12g,甘草6g。服5劑而安。(張雲鵬.中國百年百名中醫臨床家叢書·姜春華.北京:中國中醫藥出版社,2002)
按語:本案久咳傷肺,氣陰兩虛,伴見舌光而紅、脈細數;顯系肺胃陰虧,火氣上逆。故用麥門冬湯及生脈散滋養肺胃,以降逆止咳。
【麥門冬湯口訣方歌】
- 麥門冬湯用人參,棗草粳米半夏存,肺痿咳逆因虛火,清養肺胃此方珍。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請勿自行服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