茵陳蒿湯

茵陳蒿湯

【茵陳蒿湯】

【出自】《傷寒論》

  1. 茵陳(18克)
  2. 梔子(12克)
  3. 大黃(6克)

【茵陳蒿湯英文】

Virgate Wormwood Decoction

【茵陳蒿湯功效】

  • 清熱,利濕,退黃

【茵陳蒿湯方解】

本方為治療濕熱黃疸之常用方,《傷寒論》用其治療瘀熱發黃,《金匱要略》以其治療谷疸。病因皆緣於邪熱入裡,與脾濕相合,濕熱壅滯中焦所致。濕熱瘀阻腸胃,障礙膽道,濕部熱蒸,膽汁外溢,遂通身發黃,明亮如橘子色,簡稱「陽黃」。因病變的重點在裏.所以當用此茵陳蒿湯利濕洩熱.下其黃疸,使黃從小便而去。

  • 方中重用茵陳為君藥,本品苦洩下降,善能清熱利濕,為治黃疸要藥。
  • 臣以梔子清熱降火,通利三焦,助茵陳引濕熱從小便而去。
  • 佐以大黃瀉熱逐瘀,通利大便,導瘀熱從大便而下。

三藥合用,利濕與洩熱並進,通利二便,前後分消,濕邪得除,瘀熱得去,黃疸自退。

【茵陳蒿湯適用人群病徵】

主治:濕熱黃疸證。

  • 身目發黃,黃色鮮明
  • 發熱
  • 無汗或但頭汗出
  • 腹微滿,或脅脹
  • 惡心嘔吐或食則頭昏
  • 大便不爽或便秘
  • 小便短赤
  • 急躁不得臥
  • 口渴欲飲
  • 舌紅,苔黃膩
  • 脈滑數

適用病人:化療性肝損傷、病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肝炎綜合徵、酒精性肝損傷、急慢性膽囊炎、膽道蛔蟲症、膽結石等病臨床表現符合濕熱黃疸證者。(所有內容只供學術參考,沒有指導用藥,如要使用,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藥方。)

【茵陳蒿湯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之證乃濕熱蘊結,浸淫內外所致。

  • 濕熱蘊結,熏蒸於外,黃色外溢,則身目發黃,黃色鮮明
  • 濕熱壅滯氣機,則腹微滿
  • 濕熱夾濁氣上衝,則惡心嘔吐或頭昏目眩
  • 濕熱膠結,壅滯氣機,則大便不爽或便秘
  • 或濕熱下注,則小便短赤
  • 正氣奮起與濕熱相爭,則身熱
  • 濕熱困擾於心,則急躁不得臥
  • 舌紅,苔黃膩,脈滑數,皆為濕熱蘊結之徵

【茵陳蒿湯禁忌、使用注意】

  • 寒濕證者慎用本方

【茵陳蒿湯條文】

  1. 陽明病,發熱,汗出者,此為熱越,不能發黃也;但頭汗出,身無汗,劑頸而還,小便不利,渴引水漿者,此為瘀熱在里,身必發黃,茵陳蒿湯主之。(傷寒236)
  2. 傷寒七八日,身黃如橘子色,小便不利,腹微滿者,茵陳蒿湯主之。(傷寒260)
  3. 谷疸之為病,寒熱不食,食即頭眩,心胸不安,久久發黃為谷疸,茵陳蒿湯主之。(金匱第十五13)

【茵陳蒿湯歷代醫家方論】

  • 金代—成無己:「王冰日:「小熱之氣,涼以和之;大熱之氣,寒以取之。」發黃者,熱之極也,非大寒之劑,則不能徹其熱。茵陳蒿味苦寒,酸苦湧洩為陰,酸以湧之,苦以洩之,洩甚熱者,必以苦為主,故以茵陳蒿為君。心法南方火而主熱,梔子味苦寒,苦人心寒勝熱,大熱之氣,必以苦寒之物勝之,故以梔子為臣。大黃味苦寒,宜補必以酸,宜下必以苦,推除邪熱,必假將軍攻之,故以大黃為使。苦寒相近,雖甚熱,大寒必祛除,分洩前後,復得利而解矣。」《傷寒明理論》
  • 明代—許宏:「陽明者,為胃之土,其色黃,若發熱汗出者,為熱氣得越,不能發黃也。但頭上汗出,齊頸而還者,乃熱氣不得越也。小便不利,渴飲水漿者,乃熱甚於胃,津液內瘀,結為黃也。故用茵陳為君,能治黃;梔子為臣,梔能治黃,寒以治熱也;以大黃為佐使,以下洩瘀熱,而除其黃也。」《金鏡內台方議》
  • 明代—方有執:「茵陳逐濕郁之黃,梔子除胃家之熱,大黃推壅塞之瘀。三物者,苦以洩熱,熱洩則黃散也。」《傷寒論條辨》
  • 明代—吳有性:「茵陳為治疸退黃之專藥。今以病證較之,黃因小便不利,故用山梔除小腸屈曲之火,瘀熱既除,小便自利,當以發黃為示,小便不利為本。及論小便不利,病源不在膀胱,乃系胃家移熱,又當以小便不利為標,胃實為本,是以大黃為專功,山梔次之,茵陳又其次也。設去大黃而服山梔、茵陳,是忘本治標,鮮有效矣。或用茵陳五苓,不惟不能退黃,小便問亦難利。」《溫疫論》
  • 清代—柯琴:「太陽、陽明俱有發黃症,但頭汗而身無汗,則熱不外越;小便不利,則熱不下洩,故瘀熱在里而渴飲水漿。然黃有不同,症在太陽之表,當汗而發之,故用麻黃連翹赤小豆湯,為涼散法;症在太陽、陽明之間,當以寒勝之,用梔子柏皮湯,乃清火法;症在陽明裡,當瀉之於內,故立本方,是逐穢法。茵陳秉北方之色,經冬不凋,傲霜雪,歷遍冬寒之氣,故能除熱邪留結。佐梔子以通水源,大黃以除胃熱。令瘀熱從小便而洩,腹滿白減,腸胃無傷,仍合引而竭之之義,亦陽明利水法奇法也。」《傷寒來蘇集‧傷寒附翼》
  • 清代—徐彬:「久久發黃為谷疸,藥用茵陳、梔子、大黃,乃以開郁解熱為主,非發表亦非攻里也。蓋茵陳性苦辛寒,善開肌肉之梔子輕浮性涼,能解內郁,而降屈曲之火;大黃為攻下之品,然從梔子、茵陳,則取其相佐以開郁解熱,所以茵陳最多,而大黃少也。」《金匱要略論注》
  • 清代—王子接:「茵陳散肌表之濕,得大黃則兼瀉中焦之郁熱;山梔逐肉理之濕,得大黃則兼瀉上焦之郁熱。惟其性皆輕浮,故與大黃僅入氣分,洩熱利便,建退黃之功,與調胃承氣僅瀉無形之熱同義,無枳實、芒硝,不能疾行大便,故不得妄稱為下法。」《絳雪園古方選注》
  • 清代—吳瑭:「此純苦急趨之方也……勝火者莫如水,茵陳得水之精;開郁莫如茵陳,茵陳生發最速,高出眾草,主治熱結黃疽,故以之為君。梔子通水源而利三焦,大黃除實熱而減腹滿,故以之為佐也。」《溫病條辯》
  • 清代—張秉成:「此方純治邪氣實而不虛者。如濕熱內結而成實證,則茵陳五苓等藥,又屬無濟,非用下奪之法,不足以殺其邪而導其結。故以梔子洩其前.大黃洩其後.茵陳辛苦微寒.茵陳得春初生發之氣,能入太陽,陽明,發汗利水,為治黃主藥。三味合而用之,前證自然奏效耳,若寒濕內郁而為陰黃者,其證則與前純乎相反。但陰黃之色瘀而晦,陽黃之色明而鮮;陽黃則口渴便閉,陰黃則口不渴、二便和,以此為別。姜、附大辛大熱,使寒濕之邪,從乎陽化,則茵陳又為治寒濕之用耳。足見一物之功,各隨佐使而用,不必拘乎一物一用也。」《成方便讀》
  • 清代—張鍀純:「茵陳性寒味苦,具有生發之氣,寒能勝熱,苫能勝濕,其生發之氣能逐內蘊之濕熱外出,故可為濕熱身黃之主藥。佐以梔子、大黃者,因二藥亦皆味苦性寒也。且梔子能屈曲引心火下行以利小便。大黃之色能直透小便,故少用之亦善利小便。至茵陳雖具有生發之性,《名醫刷錄》亦謂其能利小便。三藥並用,又能引內蘊之熱自小便瀉出,是以服之能隨手奏效也。」《醫學衷中參西錄》

【茵陳蒿湯口訣方歌】

茵陳蒿湯梔大黃,清肝利膽退黃方,身黃目黃小便黃,濕熱谷疸用此良。

 茵陳蒿湯梔大黃,清肝利膽退黃方,身黃目黃小便黃,濕熱谷疸用此良。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請勿自行服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