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肝熄風湯

鎮肝熄風湯

【鎮肝熄風湯】

【出自】《醫學衷中參西錄》

  1. 懷牛膝(15克)
  2. 代赭石(15克)
  3. 龍骨(15克)
  4. 牡蠣(15克)
  5. 龜板(15克)
  6. 白芍(15克)
  7. 天冬(15克)
  8. 玄參(15克)
  9. 茵陳(6克)
  10. 川棟子(6克)
  11. 生麥芽(6克)
  12. 甘草(4.5克)

【鎮肝熄風湯英文】

Liver-Sedating and Wind-Extinguishing Decoction

【鎮肝熄風湯功效】

鎮肝熄風,滋陰潛陽

【鎮肝熄風湯方解】

本方所治之類中風,張氏稱之為內中風。其病機為肝腎陰虛,肝風內動所致。肝為風木之臟,體陰而用陽。肝腎陰虛,肝陽偏亢,陽亢化風,風陽上擾,故見頭目眩暈、目脹耳鳴、腦部熱痛、面紅如醉;腎水不能上濟心火,心肝火盛,則心中煩熱;肝陽偏亢,氣血隨之逆亂,遂致卒中。輕則風中經絡,肢體漸覺不利,1:3眼漸形唱斜;重則風中臟腑,眩暈顛僕,不知人事等。此即《素問·調經論》所謂:「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本證以肝腎陰虛為本,肝陽上亢,氣血逆亂為標,但以標實為主。治以鎮肝息風為主,佐以滋養肝腎。

  • 方中懷牛膝歸肝腎經,入血分,性善下行,故重用以引血下行,並有補益肝腎之效為君。
  • 懷牛膝配伍代赭石之質重沈降,鎮肝降逆,合牛膝以引氣血下行,急治其標;龍骨牡蠣龜板白芍益陰潛陽,鎮肝息風,共為臣藥。
  • 玄參天冬下走腎經,滋陰清熱,合龜板白芍滋水以涵木,滋陰以柔肝;肝為剛臟,性喜條達而惡抑鬱,過用重鎮之品,勢必影響其條達之性,故又以茵陳川棟子生麥芽清洩肝熱,疏肝理氣,以遂其性,以上俱為佐藥。
  • 甘草調和諸藥,合生麥芽能和胃安中,以防金石、介類藥物礙胃為使。

全方重用鎮潛諸藥,配伍滋陰、疏肝之品,共成標本兼治,而以治標為主的良方。方中茵陳,張錫純謂「茵陳為青蒿之嫩者」。為此,後世醫家有的改用青蒿,有的仍用茵陳。從該書「茵陳解」及有關醫案分析,當以茵陳為是。

【鎮肝熄風湯適用人群病徵】

主治:類中風(肝腎陰虛,肝陽化風證)。

  • 頭暈頭痛,目眩目脹,視物模糊,腦部熱痛
  • 心中煩熱
  • 面色如醉
  • 或時有噫氣
  • 或手足顫動,或手指麻木
  • 或肌膚蠕動
  • 舌紅或絳,苔黃
  • 脈弦或滑

適用病人:高血壓、高脂血症、血管神經性頭痛、精神分裂症等病的臨床表現符合肝腎陰虛,肝陽化風證者。(所有內容只供學術參考,沒有指導用藥,如要使用,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藥方。)

【鎮肝熄風湯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之證乃肝腎陰虛,肝陽化風所致。

  • 肝腎陰虛,肝陽上亢,陽亢為熱,熱變為風,風與熱結而逆亂於上,則頭暈頭痛
  • 肝熱上擾於目,則目眩目脹,視物模糊
  • 熱迫氣血而攻於上,則腦部熱痛,面色如醉
  • 肝熱擾於心胸,則心中煩熱
  • 風逆經脈,侵擾經筋,則手足顫動,或手足麻木,或肌膚蠕動
  • 舌紅或絳,苔黃,脈弦或滑,皆為肝腎陰虛,肝陽化風之徵

【鎮肝熄風湯配伍特點】

  • 滋陰藥配重鎮藥,滋陰以潛陽,重鎮以疏肝,既治本又求標
  • 滋陰藥配疏利藥,滋陰而不濁膩,疏洩而不耗散

【鎮肝熄風湯禁忌、使用注意】

  • 素體陽虛者慎用本方。
  • 氣虛血瘀之中風,不宜用。

【鎮肝熄風湯條文】

原方主治  《醫學衷中參西錄》卷7:「治內中風證(亦名類中風,即西人所謂腦充血證),其脈弦長有力(即西醫所謂血壓過高),或上盛下虛,頭目時常眩暈,或腦中時常作疼發熱,或目脹耳鳴,或心中煩熱,或時常噫氣;或肢體漸覺不利,或口眼漸形喁斜,或面色如醉;甚或眩暈,至於顛僕,昏不知人,移時始醒。或醒後不能復元,精神短少,或肢體痿廢,或成偏枯。」

【鎮肝熄風湯口訣方歌】

  • 鎮肝熄風芍天冬,玄參龜板赭茵從,龍牡麥芽膝草楝,肝陽上亢能奏功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請勿自行服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