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赤散】
【出自】《小兒藥證直訣》
【導赤散服用方法】
生地黃、木通、甘草磨成粉末,每服三錢,水一盞,入竹葉同煎至五分,食後溫服。
【導赤散功效】
- 清心、利水、養陰
【導赤散方解】
方中生地黃清心熱,涼心血,心熱傷陰,生地黃補充陰液,為君藥。火熱內盛,以木通清心降火,利水通淋,與竹葉相配,熱邪從小便排出,清心利水,共為臣藥。生甘草清熱解毒,緩急止痛,並調和諸藥,為佐使藥。諸藥配伍,以奏清心利水養陰之效。
【導赤散適用人群病徵】
導赤散主治:心經火熱證 又或水虛火不實(熱邪不大,見陰不足)尤合小兒。
- *心胸煩熱
- 口渴面赤
- 意欲飲冷
- *口舌生瘡
- *心熱下移小腸(小腸火),小便熱澀刺痛
- 舌紅,苔黃,脈數
適用病人:口腔炎、急性扁桃體炎、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尿道炎、急性膀胱炎等病的臨床表現符合心經火熱證者。治以清心利水養陰。(所有內容只供學術參考,不是指導用藥,如要使用,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藥方。)
【導赤散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之證乃心經火熱,浸淫上下所致。
- 心經有熱,熱擾心胸,則心胸煩熱
- 火攻於上,則面赤
- 火熱灼傷脈絡,則口舌生瘡
- 火熱傷津,則口渴,意欲飲水
- 火熱下注,灼損脈絡,則小便熱澀刺痛
- 舌紅,苔黃,脈數,皆為心經火熱上攻之病徵。
【導赤散配伍特點】
- 滋陰不戀邪,利水不傷陰。
【導赤散禁忌、使用注意】
- 脾胃虛寒者慎用本方
【導赤散口訣方歌】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請勿自行服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