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中丸

理中丸
理中丸藥材

【理中丸】

【出自】《傷寒論》

  1. 乾薑(10克)
  2. 人參(10克)
  3. 白術(10克)
  4. 炙甘草(10克)

【理中丸功效】

  • 溫中祛寒,益氣健脾

【理中丸方解】

本方證為脾胃虛寒,運化失職,升降失常所致。脾胃居中,應五行而屬土,土氣運轉,升清陽而降濁陰。一旦陽氣虛衰,寒從中生,運化、統血以及升清降濁等功能失常,即可產生吐瀉腹痛或失血、胸痹、喜唾涎沫、腹滿食少、霍亂、小兒慢驚等證。如吐瀉日久,筋脈失養,則可出現驚風。凡此種種,雖見證不一,但源在「脾胃虛寒」。「治病必求於本」故立溫中散寒,補氣健脾之法。本方以辛熱之乾薑,溫中焦脾胃而祛里寒,炮黑又可止血,為主藥;人參大補元氣,助運化而升降,為輔藥;白術健脾燥濕,炙甘草益氣和中,共為佐使藥。四藥配合,中焦之寒得辛熱而去,中焦之虛得甘溫而復,清陽升而濁陰降,運化健而中焦治,故謂「理中」也。凡中氣虛欠,暴受風寒,太陽病腹痛,嘔吐、下利、腹滿不食,脈遲緩,口淡舌白者,均可用本方治療。然理中丸以蜜為丸,屬於緩調之劑,宜病情較輕,病程較長者,如病情較急,宜改丸為湯,收效更速。

於陰虛失血而用此方,是根據「陽虛陰必走」之理,以面白光神疲、舌白脈遲等虛寒症狀,溫之則中陽振奮,血有統率,不止血而血自止;但須注意「陽虛」二字,否則,不宜使用。又治療陽虛失血,宜將乾姜製成炮姜(即黑姜,姜炭)應用。

至於病後喜唾涎沫,久久不愈,是脾氣虛寒,不能攝津,津上溢於口之故,宜以本方丸劑口服,自然慢慢見效而愈。

至於胸痹,系由上焦陽氣不足,陰寒之邪上乘,胸中之氣痹而不通所致。可用本方溫中散寒,益氣健脾,使中焦氣旺,則上焦之氣開發,逆氣則平,胸痹自安。

綜觀本方,藥僅四味,相得益彰,確能溫建中焦營氣,又可甘溫降熱,可廣泛應用於中焦虛寒、營氣不足之證。

【理中丸適用人群病徵】

主治脾胃虛寒證  (或陽虛喜唾證、虛寒胸痹證、虛寒霍亂證、陽虛出血及小兒慢驚等。)

  • *脘腹疼痛或脹滿
  • *喜溫喜按 (肚喜歡被按和溫暖時感舒服)
  • *嘔吐下利
  • 倦怠乏力
  • 飲食不佳
  • 舌淡,苔薄白,脈虛弱或沈細

適用病人急慢性腸胃炎、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下垂、慢性菌痢、上消化道出血、慢性肝炎、慢性膽囊炎、冠心病、風心病、慢性腎功能不全、小兒多涎症等病的臨床表現符合脾胃虛寒證者。治以溫中祛寒,益氣健脾

【理中丸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之證乃脾胃虛弱,寒邪侵入或陰寒內生所致。

  • 因寒主凝滯不通,故脘腹疼痛或脹滿
  • 寒得溫則散,故喜溫
  • 陽氣虛弱不得守護,則喜按
  • 胃氣不降則嘔吐
  • 脾氣不升則下利
  • 舌淡、苔薄白、脈虛弱,皆為脾胃虛寒之病徵

【理中丸配伍特點】

  • 溫補兼備
  • 治病求本

【理中丸禁忌、使用注意】

  • 脾胃陰虛證者慎用
  • 脾胃濕熱證慎用

【理中丸口訣方歌】

理中丸主溫中陽,甘草人參朮乾薑,吐利腹痛陰寒盛,或加附子更扶陽。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請勿自行服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