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夏白朮天麻湯

半夏白朮天麻湯

【半夏白朮天麻湯】

【出自】《醫學心悟》

  1. 半夏(4.5克)
  2. 天麻(3克)
  3. 茯苓(3克)
  4. 白術(9克)
  5. 橘紅(3克)
  6. 生薑(1片)
  7. 大棗(2枚)
  8. 甘草(1.5克)

【半夏白朮天麻湯英文】

Pinellia, Atractylodes Macrocephala and Gastrodia Decoction

【半夏白朮天麻湯功效】

  • 燥濕化痰,平肝息風

【半夏白朮天麻湯方解】

本方證緣於脾濕生痰,濕痰壅遏,引動肝風,風痰上擾清空所致,治風痰證。

風痰上擾,蒙蔽清陽,故眩暈、頭痛;痰阻氣滯,升降失司,故胸膈痞悶、惡心嘔吐;內有痰濁,則舌苔白膩;脈來弦滑,主風主痰。治當化痰息風,健脾祛濕。

  • 方中半夏燥濕化痰,降逆止嘔;天麻平肝息風,而止頭眩,兩者合用,為治風痰眩暈頭痛之要藥。李東垣在《脾胃論》中說:「足太陰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眩,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故以兩味為君藥。
  • 白術茯苓為臣,健脾祛濕,能治生痰之源。
  • 佐以橘紅理氣化痰,俾氣順則痰消。
  • 使以甘草和中調藥;煎加以調和脾胃,生薑兼制半夏之毒。

綜觀全方,風痰並治,標本兼顧,但以化痰息風治標為主,健脾祛濕治本為輔。

【半夏白朮天麻湯適用人群病徵】

主治:風痰上擾證。

  • 頭暈目眩
  • 頭痛
  • 胸悶嘔惡
  • 舌苔白膩
  • 脈弦或滑

適用病人:高血壓、耳源性眩暈、頸一椎基底動脈供血不足症等病的臨床表現符合風痰上擾證者。(所有內容只供學術參考,沒有指導用藥,如要使用,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藥方。)

【半夏白朮天麻湯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之證乃脾濕生痰,肝陽化風所致。

  • 脾濕生痰,上蒙清陽,肝陽化風,風擾清陽,風痰相結,蒙阻清竅,則頭暈目眩
  • 痰蒙清陽,阻塞不通,則頭痛
  • 痰阻胸中,則胸悶
  • 痰遏胃氣,則嘔惡
  • 舌苔白膩,脈弦或滑,皆為風痰上擾之徵

【半夏白朮天麻湯配伍特點】

  • 治痰藥配息風藥,使痰隨風化
  • 治痰藥配理氣藥,使痰因氣散
  • 平肝藥配理氣藥,使逆隨氣平

【半夏白朮天麻湯禁忌、使用注意】

  • 痰熱證者慎用本方。
  • 陰虛陽亢,氣血不足所致之眩暈,不宜使用。

【半夏白朮天麻湯條文】

《醫學心悟》卷4:「眩,謂眼黑,暈者,頭旋也,古稱頭旋眼花是也。其中有肝火內動者,經云‘諸風掉眩,皆屬肝木是也,逍遙散主之。’有濕痰壅遏者,書云‘頭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術天麻湯主之。’有氣虛夾痰者,書日‘清陽不升,濁陰不降,則上重下輕也,六君子湯主之。’亦有腎水不足,虛火上炎者,六味湯。亦有命門火衰,真陽上泛者,八味湯。此治眩之大法也。」

【半夏白朮天麻湯歷代醫家方論】

  • 程國彭:「眩,謂眼黑;暈者,頭旋也,古稱頭旋眼花是也。其中有肝火內動者,經雲諸風掉眩,皆屬肝木是也,逍遙散主之。有濕痰壅遏者,書雲頭旋眼花,非天麻、半夏不除是也,半夏白術天麻湯主之。」《醫學心悟》
  • 冉先德:「經云:諸風掉眩,皆屬於肝。肝風內動,痰濁上擾,故眩暈頭痛;痰阻氣滯,故胸膈痞悶。痰厥頭痛,非半夏不能療;眼黑頭暈,風虛內作,非天麻不能除。故方中以半夏燥濕化痰,天麻熄風止眩暈,二藥合用為主藥,以治風痰眩暈頭痛;白術、茯苓健脾祛濕,以治生痰之源,為輔藥;橘紅理氣化痰,甘草、生薑、大棗調和脾胃,均為佐使藥。諸藥相合,方簡力宏,共同體現化痰熄風,健脾祛濕之功。」《歷代名醫良方注釋

【半夏白朮天麻湯口訣方歌】

  • 半夏白術天麻湯,苓草橘紅大棗姜,眩暈頭痛風痰證,熱盛陰虧切莫嘗。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請勿自行服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