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炙甘草湯】
【出自】《傷寒論》
【炙甘草湯功效】
- 滋陰養血,溫陽益氣
 
【炙甘草湯方解】
- 方中炙甘草益氣化陽,生血化陰,善治氣血陰陽俱虛,為君藥。
 - 氣虛者,以人參、大棗益氣補虛,助炙甘草補氣;陽虛者,以桂枝、生薑溫心陽,通血脈,助炙甘草益氣化陽補陽,兼制滋補藥不濁膩。
 - 以阿膠、生地黃補血養血,助炙甘草生血補血。
 - 陰虛者,以麻仁、麥冬滋陰養陰,助炙甘草益氣化陰補陰,且心臓病患者因大便困難,引發心肌梗死,造成猝死於如廁過程中的案例比比皆是,因此加入麻仁通便。
 - 清酒溫通氣血,通達經氣,和暢血脈,使滋藥補而不膩,為佐使藥。全方起奏滋陰養血,溫陽益氣之效。
 
【炙甘草湯適用人群病徵】
1.主治:心陰陽俱虛證
- **心動悸
 - 心侓不正
 - 或怔忡
 - 或自汗
 - 或盜汗
 - 胸痛
 - 胸悶
 - 氣短
 - 頭暈
 - 兩顴暗紅
 - 或痰中帶血
 - 或手足心熱
 - 或手足不溫
 - 或口於欲飲水
 - 舌紅少苔,或舌淡或紫
 - **脈結代
 
2.主治:虛勞肺痿證
- 唾涎沫
 - 咳嗽
 - 氣喘
 - 或盜汗
 - 或自汗
 - 或手足心熱
 - 或手足不溫
 
適用病人:病毒性心肌炎、病態竇房結綜合徵、B -受體功能亢進綜合徵、風濕性心臟病、冠心病、室性期前收縮、頻發性室性期前收縮、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臟病等病的臨床表現符合心陰陽俱虛證者,治以滋陰養血,溫陽益氣。(所有內容只供學術參考,沒有指導用藥,如要使用,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藥方。)
【炙甘草湯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之證乃心陰陽氣血俱虛所致。
- 心氣虛不能推動,心血虛不能滋榮,心陽虛不能溫煦,心陰虛不能榮潤,則心動悸,或怔忡。
 - 陽虛不固,則自汗出;氣血陰陽俱虛不能滋養經氣脈絡,則胸痛,胸悶。
 - 氣虛不能溫養,則氣短。
 - 陰陽俱虛不能上榮於頭,則頭暈。
 - 陰虛生熱,熱逆於上,則兩顴暗紅。
 - 虛熱灼傷脈絡,則痰中帶血。
 - 陰虛熱斥,則手足心熱。
 - 或陽虛不溫,則手足不溫。
 - 舌紅少苔,或舌淡或紫,脈結或代,皆為陰陽俱虛之象。
 
【炙甘草湯討論】
為何不用芍藥?
- 地黃、麻仁、阿膠、麥冬,這四味都是陰柔補血養陰之品,這個方為什麼去掉白芍呢?因為考慮到心陽不振而胸滿,病在胸中,心動悸,不宜用芍藥酸斂。張仲景每逢遇到脈促胸滿,都去白芍。
 - 這個方也有變化成復脈湯,到溫病用的時候,加減復脈湯,那它陽藥的一組去掉,它不涉及到心動悸及心動氣機鬱滯的問題,那就把芍藥加回去。
 
炙甘草是君藥?
- 炙甘草在此方為四兩,是仲景所有方用量上最大的。
 - 炙甘草在這裡,不僅配人參、桂枝,合起來辛甘化陽,增強人參益氣作用,加上炙甘草量大,在這裡緩悸作用比較強,甘能緩,針對心動悸。亦能配陰藥化陰。
 - 名稱叫炙甘草湯。
 
【炙甘草湯禁忌、使用注意】
- 陰傷肺燥者慎用
 - 痰濕內盛者慎用
 
【炙甘草湯口訣方歌】
四逆湯中附草薑,四肢厥逆急煎嘗,脈微吐利陰寒盛,救逆回陽賴此方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請勿自行服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