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脾汤

温脾汤
温脾汤

【温脾汤】

【出自】《备急千金要方》

  1. 附子 (6克)
  2. 大黄 (15克)
  3. 芒硝 (6克)
  4. 干姜 (9克)
  5. 当归 (9克)
  6. 人参 (6克)
  7. 甘草 (6克)

【温脾汤英文】

Spleen-Warming Decoction

【温脾汤服用方法】

  • 上药水煎服 (此为现代法)
  • 上五味,吹咀,以水八升,煮取二升半,分三服后下大黄(此为古法)

【温脾汤功效】

  • 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温脾汤方解】

本方主治病证由脾阳不足,寒积中阻所致。寒实冷积阻于肠间,阳气失运,则便秘,腹痛绕脐不止加上病人本身脾阳不足,不能布达四肢,则手足寒冷,脉沉弦。这时单用攻下泄大便的药会使阳气更伤,纯用温补则寒积难,因此攻积温补脾阳并用,有寓温补中带功下泄大便的配伍特点,是温下剂的代表方剂。

  • 方中附子温壮阳气,驱散阴寒
  • 大黄既能通下,又能制约温热药伤阴, 大黄附子共为君药
  • 芒硝来增强大黄的功下力量。
  • 寒气内盛以干姜附子温阳散寒
  • 阳气虚弱,以人参当归温补结合治里寒证,益气化阳。
  • 甘草益气,助人参益气化阳并调和诸药,为佐使药。
  • 诸药配伍,以奏温补脾阳,泻下冷积之效。

【温脾汤适用人群病征】

主治:阳虚寒积证

  • *大便不通
  • *脐腹冷痛
  • *喜温喜按
  • 或痢下赤白
  • 或泻痢下重
  • *手足不温
  • 舌淡苔白
  • 脉沉或弱

适用病人:不完全性肠梗阻、肠痉挛、慢性阑尾炎、慢性盆腔炎等病的临床表现符合脾阳虚寒枳证者, 治当温补脾阳,攻下冷积。 (所有内容只供学术参考,没有指导用药,如要使用,必先经专业注册医生同意才可使用药方。)

【温脾汤病机分析】

本方所治之证乃脾阳虚弱,寒气内积所致。

  • 阳气虚弱,寒气内积,阻塞不通,则大便不通,脐腹冷痛
  • 阳虚不能温养,则喜温喜按,手足不温
  • 阳虚不能固摄脉络,寒伤脉络而下注下迫,则痢下赤白
  • 阳虚气陷,则泻利下重
  • 舌淡苔白,脉沉或弱,皆为阳虚寒积之征

【温脾汤配伍特点】

  • 温、下、补,寓温补于攻下之中,温里祛寒和泻下结合, 大黄 虽然是苦寒的,但和附子干姜 联用,去性取用。
  • 整个方温阳以祛寒,攻下不伤正

【温脾汤与大黄附子汤分别】

  • 相同之处温脾汤大黄附子汤同属温下剂,都能主治冷积便秘。
  • 不同之处温脾汤是由脾阳不足,中气虚寒,而致冷积内停,证属虚中夹实,故方中配以干姜人参甘草以顾护中阳。
  • 大黄附子汤为寒积里实证,证实无虚,故配細辛辛溫宣通,助炮附子散寒止痛。

【温脾汤病案案例】

腹痛病案

董廷瑶治陶男,10岁。幼时曾作直肠尿道造型手术,此后大便失调经常数日不通,以致腹痛难忍。数天前腹痛又作,大便不下,呕吐不食,西医诊为肠梗阻。诊见腹痛呻吟,按之满实,大便秘结,食后呕吐,四末清冷,小溲短少,两脉沉弦,舌苔淡白。

辨证为久病伤阳,寒实里结

治法—温通,主以温脾汤。

用药:肉桂 1.5g, 附子 4.5g, 干姜 3g, 当归 6g,元明粉9g,生大黄6g, 党参 9g,清甘草3g。服1剂,腹痛转缓;2剂,大便通利数次,吐止能食,腹软肢温。续以调扶中州,用 党参白术茯苓 甘草当归 等获安。 《施仁潮说中医经典名方100首 》

【温脾汤禁忌、使用注意】

  • 阴虚内热者慎用本方
  • 热结里实之便秘忌用
  • 阴虚血少之便秘忌用

【温脾汤科学药理作用】

具有促进肠胃蠕动、抗菌、抗病毒、改善肾功能、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血脂等作用。

【温脾汤口诀方歌】

温脾汤中参附草,大黄干姜攻下方,主治脾虚有寒证,温补脾阳下冷积。

本文只作学术分享,没有指导用药,所有用药必先经专业注册医生同意才可使用,请勿自行服用。 

想追踪最新中医资讯可赞好我们的facebook,我们会定期分享中药针炙穴位等的专业知识,有任何疑问,也欢迎提出,我们乐意解答! https://www. facebook.com/中医世家-114891956719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