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附子湯

大黃附子湯
大黃附子湯

【大黃附子湯】

【出自】《金匱要略》

  1. 炮附子 (9克)
  2. 大黃 (12克)
  3. 細辛 (3克)

【大黃附子湯英文】

Rhubarb and Aconite Decoction

【大黃附子湯服用方法】

  • 附子先煎半小時,上藥水煎服 (此為現代法)
  • 大黃三兩,附子(炮)三枚,細辛二兩。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後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 (此為古法)

【大黃附子湯功效】

  • 溫陽散寒,通便止痛

【大黃附子湯方解】

本方主治 一側胸旁腋下疼痛寒積便秘,古人認為此為寒實,寒實結踞,偏於一側,脈緊, 脈弦既主寒,又主實,故知其發熱非有熱,乃寒迫外散所致,宜大黃附子湯。

  • 方中附子溫壯陽氣,溫通氣機,散寒破陰,為君藥。
  • 阻塞不通,以大黃瀉下通便,兼製附子溫燥太過,為臣藥。
  • 寒凝疼痛,以細辛辛溫通陽,逐寒止痛,並監製大黃寒涼凝滯,為佐藥。
  • 諸藥配伍,以奏溫陽散寒,通便止痛之效。

【大黃附子湯適用人群病徵】

主治:寒積阻滯證(寒結證)

  • 腹痛
  • *便秘
  • *脅下偏痛
  • 發熱
  • *手足不溫
  • 口淡
  • 或腰酸腿軟
  • *舌淡,苔薄白
  • *脈弦遲

適用病人: 慢性結腸炎、慢性菌痢、慢性盆腔炎、慢性膽囊炎、膽囊術後綜合徵、慢性闌尾炎等病的臨床表現符合寒結證者,治當溫陽散寒,通便止痛。 (所有內容只供學術參考,沒有指導用藥,如要使用,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藥方。)

【大黃附子湯病機分析】

本方所治之證乃寒邪內結,阻塞不通所致。

  • 寒邪凝滯,阻塞不通,則腹痛寒氣內結
  • 腹痛寒氣內結,濁氣壅滯,則便秘
  • 寒邪阻結脅下,則脅下偏痛
  • 正氣抗邪或陽鬱,則身發熱
  • 陽虛不能溫煦,則手足不溫,腰酸腿軟
  • 舌淡,苔薄白,脈弦或遲,皆為寒邪內結之徵

【大黃附子湯配伍特點】

  • 附子大黃,溫陽散寒而不化燥傷陰,通下燥結而不寒凝
  • 附子細辛,溫陽散寒,通陽止痛
  • 附子量大於大黃,使全方體現出以溫為主,大黃在這裡也是一種去性取用的方法

【大黃附子湯與溫脾湯分别】

  • 相同之處大黃附子湯溫脾湯同屬溫下劑,都能主治冷積便秘。
  • 不同之處溫脾湯是由脾陽不足,中氣虛寒,而致冷積內停,證屬虛中夾實,故方中配以乾薑人參甘草以顧護中陽。
  • 大黃附子湯寒積裡實證,證實無虛,故配細辛辛溫宣通,助炮附子散寒止痛。

【大黃附子湯病案案例】

腹痛(黏連性腸梗阻):王某,男,45歲,1989年8月初診。

主訴:腹痛1年,加重1天。病史:患者1年前因急性壞死性腸炎曾作手術治療,此後下腹部經常隱痛不舒,遇寒加重,伴腹脹、腸鳴,多次以手術後腸黏連給以對症治療。昨天因貪食涼物下腹疼痛劇烈發作,腹部脹滿,噁心嘔吐,未解大便,矢氣亦無。腹部透視見多個液平面,外科診為“黏連性腸梗 阻”,擬行手術治療,病人要求中藥治療。患者急性病容,面色萎黃,痛苦呻吟不止,腹痛拒按,身寒肢冷,舌質色暗,舌苔白厚而膩,脈象沉緊。

證屬寒實內結,腑氣被阻,不通則痛治宜溫中散寒,瀉下腑實,佐以緩急止痛,方用大黃附子湯合芍藥甘草湯。

處方:大黃15克,製附子15克,細辛5克, 白芍 30克,炙甘草9克。 2劑,將水煎二次藥液,一次頓服。服藥次,大便得通,瀉下黏濁糞便甚多,腹痛頓減;2劑後腹痛消失,一如常人。後來腹痛曾又發作過,病人自用上方2劑痊癒,隨訪2年,未再复發。

【大黃附子湯禁忌、使用注意】

【大黃附子湯條文】

  • 脅下偏痛,發熱,其脈緊弦,此寒也,以溫藥下之,宜大黃附子湯。
  • 大黃三兩,附子(炮)三枚,細辛二兩。上三味,以水五升,煮取二升,分溫三服;若強人煮取二升半,分溫三服,服後如人行四五里,進一服。

【大黃附子湯科學藥理作用】

  • 具有增進腸胃蠕動、抗心肌缺氧缺血、降低腦組織耗氧量、抗菌、抗炎、解除平滑肌痙攣等作用。

【大黃附子湯口訣方歌】

  • 大黃附子細辛湯,脅下寒凝疝痛方,冷積內結成實證,溫下寒實可復康。
本文只作學術分享,沒有指導用藥,所有用藥必先經專業註冊醫生同意才可使用,請勿自行服用。

想追蹤最新中醫資訊可讚好我們的facebook,我們會定期分享中藥針炙穴位等的專業知識,有任何疑問,也歡迎提出,我們樂意解答!https://www.facebook.com/中醫世家-114891956719938/